絨鼠 陸龜
封面故事
守宮、綠鬣蜥、臺灣獼猴……這些「特殊寵物」真的適合被豢養嗎?

除了犬貓及雞鴨牛等馴化動物外,其實還有許多「特殊寵物」自1980年代經濟起飛後被臺灣人飼養,截至目前臺灣累計輸入超過五千種,市場常看到的就有兩、三百種,然而牠們真的適合被豢養嗎?走入寵物市場第一線,帶你看見牠們的身不由己。

野灣團隊
封面故事
動物救援最前線,重返野外前的避風港灣

披著迷彩斗篷,頭戴迷彩遮臉帽,雙腳踩著長筒雨靴,一身出野外的裝扮,卻出現在有著中央空調、酒精層層消毒的純白醫療室中,顯得有點突兀。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以下簡稱野灣)保育員廖朝盛每日在人造的建物、籠舍中照顧受傷的動物,心中盼望著有一天能看到牠們重回野地的懷抱。

玉米蛇
封面故事
呆萌無害的懶人寵物,在家「蛇來蛇趣」一整天也不會膩

每次聽到「蛇」這個字,就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嗎?請先深呼吸放鬆心情,把恐懼放一旁,好好欣賞這些美麗、無毒、溫馴,甚至有點膽小,被玩家們稱為「玩具蛇」的牛奶蛇、王蛇、玉米蛇吧。飼養蛇十多年的「蛇來蛇趣」粉絲專頁經營者沈老師,誠摯地向想養寵物的讀者喊話:「蛇大概一週只要餵食一次,連晒太陽都不需要,可說是最適合忙碌飼主的『懶人寵物』啊!」

林閒晃養了14年的亞達伯拉象龜
封面故事
從環境配備著手,照養伴你一生的好「龜」密

與孩子到風景遊樂區無意中得到的兩隻巴西龜,開啟了林閒晃與烏龜長達20年的緣分。從什麼都不懂,到如今的養龜達人,他不僅能細數陸龜與澤龜的品種、適合的飼養環境,更不吝惜分享自身經驗,藉由網路替新手「隔空教學」,只期盼各路養龜同好能善待烏龜,「這是條漫長的不『龜』路,你做好準備了嗎?」

馬匹輔助教育中心
封面故事
當馬兒成為老師:引領覺察內在狀態的溫柔巨獸

野生的馬生活於遼闊草原,身為被獵食的物種,有時甚至不需憑藉聲音,僅以眼神傳遞就能示意彼此群體逃逸。因為天生自帶難以言喻的敏銳感知,使得馬兒在與人類相處時,亦能透過人體微妙的荷爾蒙或激素變化,反饋出人們的情緒波動。於是眼前這隻溫柔而堅定的巨獸成了鏡子,足以幫助我們覺察並調整自身狀態。

林瑋真醫師
封面故事
恐懼、焦慮、強迫症?伴你理解貓狗肢體語言的行為獸醫

「我家的狗會咬自己的尾巴咬不停,怎麼辦?」「狗一直抓籠子抓到流血該怎麼辦?」「我的狗聽到打雷就想跳樓,這是正常的嗎?」當動物出現這些令人費解的行為,就是行為醫學出馬的時候了。教你讀懂動物的肢體語言,牠的脫序不是故意使壞,而是恐懼焦慮,只要跟著醫生耐心地了解牠、陪伴牠,牠仍是最可愛、最療癒你的親愛家人。

海洋動物照護員姚振輝與海獅
封面故事
我們是最佳拍檔!照護員與海獅的水上情誼

對喜歡動物的人來說,動物照護員或許是傳說中「興趣當飯吃」的夢幻職業。不過,這份工作可不只有帶著動物上臺表演的光鮮亮麗,背後仰賴著這群人對動物的悉心訓練和陪伴,而支持他們走下去的,就是一份尊重生命的愛。

倉鼠
封面故事
敢問獸醫師:鳥鼠兔照養知識大公開

家有寵物的人,總是時時刻刻注意牠們的一舉一動,內心積著十萬個為什麼想問獸醫師:我家主子是不是太胖了?怎麼知道牠們是開心還是生氣?這樣是不是生病了?本期邀請到鳥獸醫張佳倖以及鼠兔獸醫吳靜綺,從照養知識到表達愛的方式一次大公開!

烏賊
封面故事
擁有隱身術的海底智者,烏賊的腦袋很迷人

十隻長長的手,頭部兩側呈W狀的瞇瞇眼視力絕佳,還擁有隨環境秒變體色的超能力,這種呆萌中帶點神祕感的生物其實很常見──牠是烏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焦傳金跟許多人一樣喜歡烏賊,原因不是牠美味的身體,而是牠的腦袋,「我們研究烏賊的行為、數感、決策、體色,都是因為我們對烏賊的大腦跟神經組織非常有興趣。」

鄉間小路動物寵友會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6月號 動物寵友會

除了豢養,人還能如何與動物共處?研究烏賊的科學家認為,烏賊不只助他們解開重重謎團,還是療癒的工作夥伴,當然要重視牠們的福祉;照護員與最佳拍檔海獅亦師亦友,引領完成訓練的同時,也需隨時注意動物的身心狀況;野生動物保育員則在親密的照顧過程中,教牠們學會與人類保持距離,未來才能順利重回野地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