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123RF)
新聞
循環農業改善豬隻飼料、提高生產效率!水解羽毛粉原料發酵技術開發

臺灣每年生產約2.2億隻白肉雞(羽毛約佔體重的5%),其羽毛如不妥善處理,亦會造成環境污染,畜產試驗所與嘉義大學共同研發二階段發酵技術,以益生菌及羽毛粉與大豆粕為基質材料,開發出兼具飼料效率及處理廢棄羽毛的環保飼料。

徐仲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台灣美食技術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徐仲 過年了!從食物認識土地的儀式感凝聚共識

每逢過年,總是讓人想到吃,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飯的幸福感,但過年在現代都市生活型態的餐桌上是滿尷尬的假議題,很多人連年夜飯都是去外面吃居多,或者全家利用年假到國外玩一玩,就算在家裡煮年夜飯,所有人幫忙煮一大桌菜的情景愈來愈少。而從我這幾年觀察臺灣農業的角度談過年,會用另類心態看兩樣食材:雞和芥菜。因為過年大家總還希望吃個雞肉,圖吉祥的好寓意,且雞肉烹製與保存相對耐放;至於芥菜,作為長年菜的食材,與過年有關自然合理。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點:適合烹煮與加工運用。

雞 chicken (圖片來源/tsaiian@flickr CC BY-NC 2.0)
新聞
吃雞或不吃雞是個歷史問題?從雞尾羽毛到滿街雞排鹽酥雞──雞的臺灣史

臺灣隨著經濟發展、民生富裕,雞肉逐漸成為日常食物,白斬雞、鹽水雞、煙燻雞、桶仔雞、甕仔雞到處可見,郊區還有土雞城。炸雞排是當今具代表性的臺灣小吃之一,尤其受到年輕人歡迎,但其歷史並不長,大約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崛起,堪稱臺灣小吃市場的「奇雞」。

封面故事
人與動物,是共同生活的生物

「毛小孩」,一個代表家中寵物的常見暱稱,說明著某些動物與人的關係已經進展到如至親般緊密。從古至今,動物與人類有時是食物與掠食者、有時是共同求生的夥伴,有時是毛小孩與無微不至的鏟屎官。

新聞
【談雞說蛋】之九:各地文化大不同,你知道這些雞的隱喻嗎?

台灣則有尾牙宴時,老闆故意把雞頭對著不努力的員工,表示對其一年來的工作表現不滿意,或暗示你要被炒魷魚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