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動物,是共同生活的生物

文/小海 圖片提供/林靜怡

「毛小孩」,一個代表家中寵物的常見暱稱,說明著某些動物與人的關係已經進展到如至親般緊密。從古至今,動物與人類有時是食物與掠食者、有時是共同求生的夥伴,有時是毛小孩與無微不至的鏟屎官。這些形式反映出無論是哪一種關係,動物似乎一再給予人們慰藉:從生理的飽足到心靈的紓解。

「小時候我只要看到會動的東西都很好奇,想抓起來研究,但還不太會照顧,常常抓回家就死了。我的父母雖然會害怕,像是蛇之類,但他們不會阻止我。」

不設禁令的動物相處之初

去年才搬到臺東,進入均一實驗高中擔任生物老師的汪仁傑,有著粗獷不羈的外表,講起話來卻特別溫柔。「那時我看書上寫死掉的動物可以做成標本,但要冰起來才不會臭,就跟我媽借冰箱。」致力於環境教育,帶領孩子們理解、親近自然的他,所學認知卻是在自己的胡亂嘗試中起步,「媽媽分了一格冷凍櫃給我,說不要碰到食物就好。」

汪仁傑旺盛的好奇心從幼時開始展現,不同於都市小孩多被侷限或只能親近馴化後的寵物;他的父母任由他四處探索,沒有刻意栽培也不會訓斥禁止。那股好奇心支持他一路從求學到研究所畢業、甚至就業後,都無時無刻地在接觸動物。這樣的接觸從探索到認識,認識到理解,再從理解走到自身反思。雖然生物是以理性科學為基礎的學問,但汪仁傑的思緒延展卻不限於求知求真。他思考動物的已知與未知,也思考人與動物的無限可能。

不是只有寵物才能被愛

「這隻黃色的是咕咕,黑色的是呆呆。」自製雞籠下有兩隻活潑鑽進鑽出的母雞,「還有一隻叫做『小隻的』,但是死掉了。」汪仁傑的養雞人生目前進行一年多,這個「養」很難用畜牧的養或寵物的養去解釋。「最初是不想支持目前普遍用格子籠飼養蛋雞的產業,希望能對生產蛋的動物更友善,所以開始自己養。」

兩隻雞大多時候沒有被限制活動範圍,不過如果汪仁傑離開家幾天,就會將牠們關到之前好友來做的雞舍裡。「有一次咕咕被野狗攻擊,身體受很嚴重的撕裂傷,我帶去給獸醫救,花了很多錢,所以牠可能是這區身價最高的雞喔。」如玩笑話一般,說的卻是為心愛動物所做的努力。將被狗攻擊的雞送去給專業獸醫救治,汪仁傑當下似乎拒絕了弱肉強食的大自然法則;那麼面對咕咕和呆呆,牠們究竟是食物還是寵物呢?

「的確有時會把牠們當成跟我一樣,會摸摸牠們和說說話。我相信動物有在表達東西,但我很難用科學去驗證。不過同樣的,我也很難去證明牠們沒有想法,我雖然是念科學的,但科學也只是認識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已。」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