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野化過程中,尋找創作的源頭

文/李盈瑩 圖片提供/王竹君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玩陶的經驗,捏塑土團成為陶器的過程,著實平靜且療癒。但若回頭探問陶土從何而來、如何而來?多數人都只能搖頭。宜蘭的「土土野青」工作室本著實驗精神,揭開陶土的前世今生。她們按圖索驥走入山徑,尋找可能製陶的原料,徒手將平凡無奇的野性泥土,捏塑出一只素樸的土器。

實境解謎般的野外尋土

仲夏午後,土土野青的成員賴俞今與簡郁文驅車前往宜蘭員山的二湖地區,沿路行經成片的鳳梨田,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煙囪高聳的磚窯廠,廠房鄰側則有如山的土丘堆置。

再往山裡走,她們拾起圓鍬與鐵耙,開始沿著山徑尋找適合採土的山壁,避開石塊過多或有蟻群漫爬的區塊,在一處鬆軟易採的山壁旁停了下來,搓揉泥土確認黏度後,便將土壤鏟進鉛桶,準備帶回工作室練土製陶。

採土看似輕而易舉,初始之際卻讓土土野青吃足苦頭。簡郁文回憶:「剛開始我們只知道土壤會沉積在山區河床附近,於是在境內許多淺山地帶隨機尋找,後來透過文史資料才得知二湖有磚窯廠,推測附近山區應存有適合製陶的土,才慢慢找到現在這條小溪與山徑。」來自都市的她們在一趟趟宛如實境解謎般的尋土歷險中,讓自己一步步走向野化。

在捏塑與創作中爬梳自己

來到宜蘭工作與生活以前,簡郁文其實是個都市女生,對造型建構有著濃厚興趣的她,在臺灣念大學時主修工業設計,接著到英國修習當代陶瓷,那裡自由開放與鼓勵創作的風氣,鼓舞她放膽實踐心中對陶藝的想法,「教授常會拋出問題,讓學生不斷反思創作脈絡,我後來將主題設定在『人與物件的關係』,在器皿內堆疊層層色彩,象徵自己所經歷的各種事物;再從陶瓷外面做局部磨損與破裂,讓內裡的色彩若隱若現地表露出來。」

這一系列咀嚼、反芻自我經驗後得來的作品,其中爬梳自我的過程令她感到療癒,彷彿將自己重新整理了一回。陶藝是一項充滿許多不確定因素的工藝技術,也讓她明白在創作這條路上,凡事得在適當的時機做適當的事。比如創作者得耐心等待,陶胚才能陰乾至理想的狀態;抑或不斷嘗試摸索適當的溫度與時間,才能燒出心中想要的釉色。於是在創作的過程裡,倘若有什麼躁進之心,也會被這門「等待的藝術」逐漸撫平。

由驗證起始的冒險歷程

無論是在英國求學,或爾後到日本駐村,簡郁文的作品都帶有幾分細膩巧緻。直到來宜蘭生活,結識了同樣具有設計背景的賴俞今,一起實踐上山採土、野外坑燒等實驗意味濃厚的歷程,簡郁文才開始嘗試創作更有生活感、更接地氣,甚至素樸、粗獷的風格。

性格積極、凡事喜歡透過行動驗證的賴俞今,是土土野青目前的主理人,也是團隊中諸多活動的發起者。去年幾位朋友紛紛離職後,她號召大夥到南投埔里的「苗春祭」藝術季舉辦野燒工作坊。首次對外的課程,遇上一群充滿藝術氣息的學員,又在埔里採集到黏性極佳的土壤,讓初次辦活動的她們獲得成功的基礎,日後更開辦一系列從前端自然素材採集,到後續工藝創作的課程。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