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以粥烙印生活的足跡

讀大學時常和同學去跳舞,直到凌晨出了舞廳,會去復興南路的清粥小菜街吃點心;或是回到文化大學,陽明山上的麥當勞附近也有一間清粥小菜,我們去的時間點剛好和早起運動的阿公阿嬤交接,只不過他們是來吃早餐的客人,而我們吃的是宵夜。

封面故事
為你煮一鍋粥,熬出人生百味

「煮粥需要時間醞釀,就像人生一樣。」火越猛烈,煮出來的味道越強,甚至過火燒焦;如同做人處事,與人硬碰硬,反彈回來的力道越大,害人傷己,被暱稱為可樂師傅的美威鮭魚研發主廚黃燦庭,與我們分享他二十多年廚藝生涯中悟出的人生哲理。

封面故事
遍遊世界終能體會家之味

農曆7月義民祭,新竹褒忠亭義民廟前萬人空巷。在這個臺灣客家獨有的慶典中,除了參與豎燈篙、放水燈等活動,別忘了吃碗「糖粥」,祈求接下來的日子平安順遂。然而,對客家人出身的作家兼廣播主持人溫士凱而言,最滋味無窮的,還是家裡那鍋節氣食材與人情況味交融的家常粥。

封面故事
以粥同甘,熬出苦樂相伴的綿長人情

兩百年前,一場颱風鬆動土石,砂石滾滾衝入台江內海,新生的淺海陸埔吸引人們來此採集魚蝦,挖起泥土圍築魚塭,養殖虱目魚。海天交際之地,粥是頂著烈日強風討生活的人們最飽足的慰藉,也是相放伴文化中吊人胃口的酬勞,一碗熱呼呼的粥下肚,暖的不只是胃,更是人心。

藝文
【小村畫誌】牛揹起來的家

我常跟孩子們說,那個年代的我們過得真苦;但是想到那頭陪我長大的牛,我就知道我們並沒有真的多苦。忘記幾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頭小牛。父親牽著牠給我,教我怎麼照顧牠,牠便成為我的童年玩伴。還沒上學時,我就帶著牠在村子裡面到處吃草。

土地
【時與光】花果葉三態

在我得以記數與它照面的日子,總是以遙望的距離互相探視,彎折的樹枝,陳皮般的嶙峋風貌,老是風塵僕僕地簇立著,有時可以近距離直視其薄層疊襯,像面膜一樣可撕下的樹皮,或者多為夏至秋時節,成垛的白撲撲小花,垂盪盪我於八尺之外。

飲食
【魚婦養成筆記】煙仔?煙仔虎?傻傻分不清楚?

好久沒去逛菜市場,今天在攤子上看到一尾體型圓滾滾、長著漂亮藍黑條紋、牙齒超利的魚,好奇問老闆:「這是鯖魚嗎?」老闆說:「不是啦,這是煙仔虎!肉很軟很好吃,不是煙仔喔!」我:「???」結果在旁邊用手機估狗了快十分鐘……原來跟「煙仔」發音相關的魚,有三種!

飲食
【朝食部】荷包蛋

一日之初,希望能簡單卻不簡單。煎一顆荷包蛋應該是最簡單的了,是只需一鍋一鏟就可完成的蛋料理,不像炒蛋還得多費一碗一叉打散蛋液,不像水波蛋得等水燒滾,還得攪拌加醋再動用撈杓;但荷包蛋也是最不簡單的料理了,下蛋時鍋夠不夠燙,油夠不夠熱?蛋要翻面嗎?還是折半,還是要澆點水加蓋燜呢?

飲食
【農食部】一起挑戰下個年度的餐桌

一件事情的結束,常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原住民紀錄片《如是生活,如是Pangcah》記錄港口部落老頭目的「美」式生活,Pangcah是花蓮阿美族人的自稱,老頭目表露對文化流失的憂心,並對後輩說了令我印象深刻的話,「我在前面幫大家砍草(走出一條路),但是孩子,我累了,什麼時候換你們?」

土地
【農婦心底話】返鄉之女

「老師,再玩一次、再玩一次!拜託、拜託——」孩子們群集懇求,不肯解散。我站在那裡,感覺時光如流,嘩嘩嘩刷洗著自己。從不知道有一天我會將自然引導的活動帶入美濃,帶孩子們在野地間遊戲。天曉得我鼓足多少勇氣,才敢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