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廚房小情歌】夏日餐桌的美好風景:燒豬里肌炒紅龍果花

過去臺灣民間的家庭餐桌,對於食用「花」,可說相當陌生,直到這幾年臺南「佳里元氣農場」的農夫林中智先生,他所栽種的各種風味獨特的花、蔬、果,成為臺灣諸多米其林名廚的指定食材。其中,尤以他推廣多年的食用花,更掀起了本地西式料理餐盤上繽紛多彩的風潮。

新聞
解決產銷問題,陳吉仲:輔導農民團體收購、推農業所得安定政策

農會甚至可成立公司做物流,農會不能只靠信用部,有了冷鏈接著可以做物流,這很賺錢。但我們只能鼓勵不能強迫,有意願的我們絕對會協助,讓市場更穩定。農民團體不能只做生產端,要結合行銷端,農業問題一直不是生產技術而是後端。

新聞
水果加工的最佳助攻手,紅龍果膠做餡料一級棒

陳吉仲補充,農委會會積極改進加工技術,以前食品加工廠是由經濟部負責,生產的安全管理由衛福部負責,經行政院會協調後,以後農產初級簡易加工如乾燥製果乾,將由農委會負責,把一級產品和加工合在一起,搭配學術界、業者合作,可以為農產品創造出更好的附加價值。

新聞
紅龍果夏令鮮食、加工兩相宜,農委會籲消費者多多選購

他表示,白肉種紅龍果因為較不容易出水,適合用於擺盤裝飾,紅肉種紅龍果易出水,色澤亮眼,所以通常會打製成慕斯、果凍、起司。整體來說,用新鮮紅龍果作為蛋糕甜品的原料,對消費者來說,是更天然健康的好選擇。

新聞
品種、品質與品牌齊下工夫,小農精品水果直攻百貨擄獲VIP芳心

從事貿易業的百貨VIP會員吳曲貞說,自己愛吃水果,嘉義老家也種水果,對水果品質相當在意。她現場試吃了「橙寶」木瓜和「香水」芒果,覺得都很好吃,最後買了2盒「香水」芒果,因為「果肉QQ的,而且保有芒果的酸味與香氣」。

新聞
連日大雨注意病原菌入侵,請農友啟動預防紅龍果濕腐病

農委會指出,6月進入產季後,依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交易量價趨勢,評估於6月下旬即可能接近監控價格,該會依產銷調節三箭之目標,早於6月中旬即啟動調節措施,包括電商預購、企業訂購及農民市集行銷促銷,並自6月25日起自產地共同運銷量最多之農民團體抽離小果,直接截切或加工為果乾、果汁等,避免市場干擾,另補助分級包裝費以拓展外銷市場,調配目標量7,300公噸。截至7月5日,台北果菜市場每日到貨量均維持在100公噸以內,價格維持在監控價以上。

新聞
紅龍果怎栽培?透過栽植技術,取得成本與產量間的平衡

紅龍果原生長於熱帶雨林,1980年代在臺灣開始大規模種植。近年來為臺灣所熟悉,是蔬果市場的新興寵兒。以下會從育苗開始,分別敘述紅龍果的栽種技術,以作為農民在栽種紅龍果時的參考。

新聞
【發現臺灣農業競爭力】青年返鄉,柳營青年組成農村新勢力

「這個設計像一棵大樹,是果樹班的意思,下面的樹幹A,代表我們所生產的產品都是A等級以上!」柳營區果樹產銷班第8班黃永欽班長拿出智慧型手機,秀出7月份最新定案的產銷班班徽,並仔細地闡述每個環節所象徵的特殊涵義,而從他講解理念的認真神情中,也透露這個班級的執著。

新聞
【青出於農】五個陽光大男孩的農業夢想——番社蔬果聯盟

王莨耿,工廠技工做了十多年,2016年初決定給自己一個轉換跑道的機會,便放下榔頭改拿鋤頭種植紅龍果。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紅龍果栽培基本功:「田間管理要點」剖析,減少病蟲害情況

臺灣紅龍果近年來在品種改進、栽培技術提升與產期調節技術發展等因素下,創造出一波栽培風潮,而此栽培風潮至今仍持續蔓延中,未見停滯,顯見紅龍果在國人心中依然是具發展潛力的水果產業。然而,因為有眾多農民持續加入紅龍果栽培的行列,對於紅龍果的栽培管理則勢必要多加費心,留意田間植株生長情形,才可減少發生病蟲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