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番茄
低溫高濕環境容易使番茄發生晚疫病,由於高屏地區番茄還在採收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民視實際採收狀況,參考植保手冊、使用適當安全採收期之核准晚疫病防治藥劑,並落實田間衛生管理,確實剪除清理罹病枝葉,避免病害擴散。
來自劍橋大學塞恩斯伯里實驗室(SLCU)以及植物科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乾旱對植物造成的壓力,會觸發一種族群的跳躍基因,也就是名為Rider的「反轉錄轉座子」,可提供植株新的特性,幫助作物在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狀態下生存。
近日強烈冷空氣南下使得氣溫驟降,對此中央氣象局指出,除了溫度變化,水氣增多、連帶地降雨機率也將提高,預估這波濕冷天氣將延續3至4天。面對這番天氣變化,農友們除了要做好保暖措施之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臺中場)也特別提醒,番茄晚疫病好發於近期這種濕冷天候,呼籲農友得適時加強預防工作,以避免番茄植株大量罹病以至全園廢耕,影響到後續品質與產量。
以中南部產區為主的番茄,近日開始陸續進入種植季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也提醒,種植初期若受到病毒感染,有可能會造成生長停滯、花器發育不良,以及果品不佳等影響,再加上因應近期天氣變化,銀葉粉蝨有增加的風險,呼籲農友可多加留意,並加強防範病毒與病害。
真可謂是事事難以難料,大學電機系畢業之後,原本打算去竹科工作的吳柏瑞,可沒想過有一天真會回鄉,繼承父業來種植番茄。但是就在退伍後找工作的空檔期間,卻意外地種出興趣來了,不但成為了他後來的職業,而且還變成了他未來的努力方向。
像是穿著機能衣的種子,事實上是歐美廣泛使用在種子的加工技術-種子披衣(seed coating)。披上外衣的種子改變了形狀和大小,讓細小的種子更容易機械播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減少番茄青枯病的危害,於2月23日在宜蘭縣壯圍鄉農友田區舉辦「芽孢桿菌應用於番茄青枯病之防治觀摩會」,觀摩會由花蓮農改場場長范美玲親自主持,與會農友約100人,會中與農友充分交換意見,現場反應極佳。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本週四(2月9日)即將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將急速下滑。而番茄晚疫病好發於濕冷時節,因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提醒農友適時防治,避免俗稱黑骨病的番茄晚疫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