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濕冷慎防番茄晚疫病 採收期用藥留意藥殘安全性

低溫高濕環境容易使番茄發生晚疫病,由於高屏地區番茄還在採收期,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民視實際採收狀況,參考植保手冊、使用適當安全採收期之核准晚疫病防治藥劑,並落實田間衛生管理,確實剪除清理罹病枝葉,避免病害擴散。

新聞
找到了!英研究:番茄基因可望快速培育抗旱作物

來自劍橋大學塞恩斯伯里實驗室(SLCU)以及植物科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乾旱對植物造成的壓力,會觸發一種族群的跳躍基因,也就是名為Rider的「反轉錄轉座子」,可提供植株新的特性,幫助作物在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狀態下生存。

番茄
飲食
【餐桌通信】青澀香甜的初夏香氣

迎面而來的是會說一點中文的社長,和隱隱約約香香的空氣,還有小小的各式蚊蟲。社長帶我到一間有斜屋頂的木造房子,指著說:「ㄋㄧ的家。」「明天早上、玄關、等。」

新聞
番茄莖部呈黑骨?小心「晚疫病」現身田區

近日強烈冷空氣南下使得氣溫驟降,對此中央氣象局指出,除了溫度變化,水氣增多、連帶地降雨機率也將提高,預估這波濕冷天氣將延續3至4天。面對這番天氣變化,農友們除了要做好保暖措施之外,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稱臺中場)也特別提醒,番茄晚疫病好發於近期這種濕冷天候,呼籲農友得適時加強預防工作,以避免番茄植株大量罹病以至全園廢耕,影響到後續品質與產量。

新聞
番茄得「瘋欉」?葉片上捲又黃化,小心是銀葉粉蝨在作亂

以中南部產區為主的番茄,近日開始陸續進入種植季節,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也提醒,種植初期若受到病毒感染,有可能會造成生長停滯、花器發育不良,以及果品不佳等影響,再加上因應近期天氣變化,銀葉粉蝨有增加的風險,呼籲農友可多加留意,並加強防範病毒與病害。

新聞
【兩代務農的成功必修課】吳柏瑞×采紅番茄:堅持換得獨立

真可謂是事事難以難料,大學電機系畢業之後,原本打算去竹科工作的吳柏瑞,可沒想過有一天真會回鄉,繼承父業來種植番茄。但是就在退伍後找工作的空檔期間,卻意外地種出興趣來了,不但成為了他後來的職業,而且還變成了他未來的努力方向。

新聞
穿上機能衣,「種子披衣技術」將創種子新商機

像是穿著機能衣的種子,事實上是歐美廣泛使用在種子的加工技術-種子披衣(seed coating)。披上外衣的種子改變了形狀和大小,讓細小的種子更容易機械播種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好菌結合土壤添加物,減少番茄青枯病發生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減少番茄青枯病的危害,於2月23日在宜蘭縣壯圍鄉農友田區舉辦「芽孢桿菌應用於番茄青枯病之防治觀摩會」,觀摩會由花蓮農改場場長范美玲親自主持,與會農友約100人,會中與農友充分交換意見,現場反應極佳。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氣溫將急涼 番茄黑骨病要預防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本週四(2月9日)即將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將急速下滑。而番茄晚疫病好發於濕冷時節,因此,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提醒農友適時防治,避免俗稱黑骨病的番茄晚疫病發生。

新聞
吳世彥—學習蘭花溫室,強化結構不怕颱風

秋冬正是小番茄產季,今年接連不斷的颱風卻吹垮許多番茄溫室,讓許多農民提早收工,在一片滿目瘡痍下,吳世彥屹立不搖的溫室顯得特別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