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苗育種也要打國家隊 「育種協作平台」助業者節省逾50%成本

種苗場推出「育種協作平台」,由業者提供育種所需親本材料,並讓業者參與選種,種苗場則給予技術協助,可加速新品種的育成。(攝影/游昇俯)

臺灣種子年出口值高達新臺幣78億元,是具有高度貿易價值的農產品,但新品種育成往往得耗時8到10年,且要投入很高的人力物力成本,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自106年起與民間種苗業者合作,推出「育種協作平台」,邀業者「參與式育種」,可大幅縮小育種規模、縮短4年左右的育種時間,並縮減育種成本達50%以上。

國內種子種苗產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但由於公司規模小,面對國際跨國公司或市場當地區域型公司競爭,壓力很大;加上近年全球極端氣候變化加劇,市場對耐熱、耐旱、抗病蟲害等性狀新品種的需求也愈來愈強烈,更需要不斷推出新品種因應市場需求。種苗場推動的「育種協作平台」,讓民間業者持有的育種所需親本材料可共享,經由種苗場選拔出的品種可授權業者,讓各個業者都能拿到好品種去國際市場競爭,「形同組成種苗業的國家隊」。

種苗場的「育種協作平台」,是由業者提供育種所需親本材料,並讓業者參與選種,種苗場則給予技術協助,包括導入分子標誌技術及病害接種技術輔助育種選拔,以加速新品種的育成。番茄種子是臺灣出口種子第3大項目,年出口值達5.1億元,過去3年多,種苗場即透過「育種協作平台」的產研合作模式,完成2個番茄育種的成功案例。

種苗場副研究員張惠如表示,傳統育種需要經過一代一代田間選拔,歷經5至7代才能育成具有目標性狀的單株,種苗場透過分子標誌技術標定所需目標性狀基因,只要3、4代即可篩選出具抗病基因的番茄單株,較傳統育種縮短2、3代,可幫業者加速育成新品種;傳統育成1個品種需8至10年,運用分子標誌技術可縮減4年左右育種時間,育成新品種只要4至6年,且因分子標誌可聚焦所需性狀目標基因,大幅縮小育種規模,也可減少品種篩選、栽培管理所需人力物力成本達50%以上。

分子標誌技術輔助育種選拔,從苗期就可以進行篩選,不必等到田間種植,可免受氣候狀況、植株生長及病蟲害分布等環境因素干擾,種苗場自2008年投入番茄抗病基因分子標誌開發研究,迄今已完成包括番茄捲葉病毒、嵌紋病毒、斑點萎凋病毒等10種相關病害、共19個抗病基因分子標誌開發。

當種苗場篩選出具抗病性等優勢性狀的單株,種苗業者便可以其對市場的敏銳度,挑選出所需要的性狀品種。種苗場長張定霖指出,過去育種總是民間業者、公部門各做各的,各自擁有育種材料,「育種協作平台」有了業者參與式育種,種苗場除了可以不必自己收集育種材料,種苗場選拔出好的育種材料,可釋放給民間業者,參與業者也可互相流通育種材料,共同創造新品種,達成互利。

研究人員與業者至田間共同進行番茄品種選拔。(圖片提供/種苗改良繁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