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從自然中找幫手,生物農藥為害物防治尖兵 相對化學農藥更友善,仍須摸索平衡之道

生物農藥可分為天然素材農藥、微生物農藥、生化農藥三大類,應注意的是,可用於生物防治的微生物如蘇力菌、枯草桿菌等僅是泛稱

豐年雜誌
生物防治如何對準新航道?害物整合管理為防治羅盤 平衡生態與生產,友善提升藥效靠整合防治

化學農藥氾濫,甚至周邊環境用藥連帶引發食品安全風險,朝向有機農業、友善環境農業的趨勢不再相對遙遠。

豐年雜誌
不再寂靜的春天!專一性生物農藥精準對抗害物—研發、宣導、商品化多管齊下,推動產業普及化

化學農藥的速效與價廉,解決不少飢荒,但也帶來環境的破壞與抗藥性問題,在全球高喊保護自然生態的今天,世界各國對生產和使用化學合成農藥,莫不更加謹慎。

豐年雜誌
客座總編輯—生物農藥,永續農業未來趨勢

謝奉家

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博士,專長為生物農藥、生物技術。現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生物藥劑組副研究員兼組長、中華農藥協會秘書長。曾任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藥物生物學組薦任技士、助理研究員。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生物農藥後勢看好,產值預估2053年與化學農藥黃金交叉

這幾年政府力推友善、有機農業,連帶帶動國內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市場的發展。放眼國際,專家預估,今年全球生物農藥產值上看40億美元,以既有成長趨勢來看,生物農藥的產值有可能在2053年和化學農藥達到黃金交叉。這其中由於生物性殺蟲劑保存不易、運輸需仰賴冷鏈系統等,目前國際間產品較少,值得後起之秀臺灣發展。

新聞
農科產業全球運籌,加速生物農藥產業化

我國具有深厚的農業科技研發及應用之基礎,但能量散佈在產者、研究機構、大學校院,為增強國際貿易競爭力,必須透過整合加強各方合作模式,以建構產業價值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