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力抵農業千歲團,臺南場胡麻割捆機改善缺工困擾

時序入冬,來碗香醇的麻油雞正當時,不過胡麻油得來相當辛苦。臺灣種植一分地胡麻,一天得花費1.5~2人幫忙採收、綑綁、曬乾,雇工不易

新聞
輕鬆剝莢手不痛!桃園場研發「皇帝豆去莢機」體積小、重量輕

皇帝豆又稱萊豆,冬春季為盛產期,豆粒極大,風味絕佳居豆類之冠,因此,俗稱「皇帝豆」,有大粒種及小粒種之分,以生長方式可區分為矮生型及蔓生型

新聞
集貨搬運不費力,站著不腰疼!臺東場研製「果籃抬升裝置」

為解決鳳梨釋迦等果品之集貨場以人工搬抬果籃,人員頻繁彎腰負重造成肌肉拉傷等問題。有鑑於此,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製果籃抬升裝置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會振動的掃帚,茶改場新發表油茶採收機省80%人力

本土油崛起,油茶和胡麻栽種面積近五年增加1,850公頃,卻普遍面對缺工問題,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今發表高枝省工採收機,利用機器振動讓油茶籽落果,傳統人工採收一甲地需耗費40人,用機器只要8人,採收時間縮短兩週,一臺3萬元不到,預計年底量產上市;胡麻也有好消息,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最快明年推出採收機。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這個鄉鎮不燒稻草,每年還用稻草種出最貴的蔥

搶救空污大作戰,農委會與環保署預計投入千萬,補助農民在稻子收割後使用腐化菌有機肥,不要直接燒稻草,但農民仍得負擔一公頃約1,000元有機肥費用,接受度有待考驗。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別再用人工了!胡麻產業走向省工模式

不過,胡麻採收仰賴人工操作。當胡麻果莢成熟時,農民習慣將胡麻植株連根拔起,先捆成一束束,交叉倒立在田裡曝曬乾燥4、5天,促使果莢爆裂;然後鋪上帆布,拿棍棒敲打果莢讓胡麻籽脫粒落在帆布上,接著將胡麻籽過篩、剔除雜質才算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