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抵農業千歲團,臺南場胡麻割捆機改善缺工困擾

文、攝影/ 林慧貞

時序入冬,來碗香醇的麻油雞正當時,不過胡麻油得來相當辛苦。臺灣種植一分地胡麻,一天得花費1.5~2人幫忙採收、綑綁、曬乾,雇工不易,「3個農民加起來200歲」導致胡麻沒辦法擴大面積栽培。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耗時3年,改良義大利乘坐式胡麻割捆機,一天就可採收1.2~1.6公頃,一臺機器抵過24個人力,預計年底取得專利,技轉給廠商,最快明年就能上市。

胡麻產業興起,缺工阻前途

近年食安事件頻傳,消費者對本土好油趨之若鶩,南改場統計,2002年全臺胡麻栽培面積約831公頃,去年已經躍升到2,508公頃,每公頃平均產量約1公噸,臺灣人愛用麻油冬令進補,國內栽培雖有成長卻遠遠不及胡麻消費量,95%胡麻得從國外進口。

阻礙臺灣胡麻產業最大絆腳石就是缺工,相較國外胡麻走大面積、粗放式栽培,全面機械化,臺灣土地面積細碎,農民傾向精緻管理,加上胡麻品種不同,臺灣的栽培的胡麻果莢乾燥後容易裂開,目前只能在成熟時手工割採,一束一束捆起來,交叉架在田間曝曬,等果莢接近爆裂時在地上鋪帆布,用棍棒敲打讓籽實脫落。

整個過程耗時又費力,南改場作物環境課長鍾瑞永表示,光是收割到捆束,每分地胡麻每天得耗費1.5~2個人力,且胡麻採收期集中在20天,現今農村高齡化又缺工,機械化的需求相當高。

機械採收一臺抵24人

南改場在2014年引進義大利乘坐式胡麻割捆機改良,機器可自動收割捆束,農民只需要將捆束後的胡麻架在田中曬乾,省去前端大量人力,損失粒約5~10%。

南改場場長王仕賢表示,每臺機器平均一天就能採收1.2~1.6公頃,相較人工採收每人每天只能採0.05~0.06公頃,一臺機器足足抵了24個人力,今年11中旬在台南胡麻主要產區西港、善化、安定等舉辦田間觀摩會,農民反應相當熱烈。

這臺割捆機經過多次改良,其中最重大的突破即是將原本只有單點的捆束裝置,改成2點捆束。鍾瑞永解釋,本來的機器只捆一處,但臺灣胡麻品種比義大利高,農民反應只捆單點會束不緊,經多次測試,提升機器捆束位置,分別在32公分和53公分捆束,一捆直徑約15公分。

此項突破終於獲得農民認同,南改場將這項改良申請專利,預計年底通過,之後技轉給廠商就可上市。

割捆機採收成束之情形。

一臺要價80萬,擴大市場後可望降價

由於目前一年只引進一臺割捆機,售價偏高約70萬,加上零件和改良費用,總價約80萬,不過鍾瑞永表示,農民反應大約60萬是可接受價格,未來若市場反應不錯,進口數量增加,廠商可和國外談價格,應可降低售價。

由於國內栽培面積仍不多,研發純本土割捆機成本不划算,因此還是以國外引進、臺灣改良為主,搭配代耕業者,未來農民可仿照水稻代工模式,付費收割。

不過要用機器採收,栽培方式必須調整搭配,目前農民習慣種植的胡麻溪溝寬度約110公分,但此機器適合120~130公分寬度,栽培密度約每平方公尺20~30株,條播方式較撒播佳,採收適合時間點約在下節位葉片和莢果變黃、葉片脫落且葉量變少時最佳。鍾瑞永也提醒,若植株高度超過160公分,採收會有困難,農民需適度管理讓植株不超過150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