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水試所漁電共生試驗基地啟用 20公頃助光電商掌握養殖管理模式

農委會29日在臺南七股海水繁養殖中心辦理「漁電共生試驗育成基地啟用典禮暨試驗成果發表會」,未來太陽能光電廠商將進駐臺南七股海水繁養殖中心及臺西試驗場共20公頃的漁電共生創育基地,研發高效能的光電養殖整合系統及管理模式。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強調,政府推動綠能發展會以保障漁民的權利與生計為基礎,朝向漁電雙贏的目標。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

臺灣人愛吃貝類,每年除了吃掉8萬公噸以上國產貝類外,還得從國外進口,補足市場需求,但貝類生產過程易受氣候、疾病影響,無法穩定生產。國立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董哲煌與多位研究人員先後投入開發香螺、江珧蛤等高價新興貝類繁養殖技術,除了增加貝類養殖種類、協助產量調節外,更希望能為養殖業者增加收益。

潘家欣插畫
飲食
【魚婦養成筆記】文蛤你這淘氣小東西

菜市場上最令新手主婦喜歡的,莫過於可以快速料理的食材。文蛤美味、價廉又可以五分鐘上桌,大人小孩都喜歡,正是在下的心頭好。不過,買文蛤也是有門檻的,首先,貝類們長得都有點像,請讓我先介紹文蛤與長得很像的好朋友們。

新聞
水產養殖小細節大學問,文蛤攝食判斷不易,策略管理改善養殖環境

目前臺灣對文蛤生物學認識不足,未有標準判斷是否生病,一旦發生大量暴斃,往往無法收拾。文蛤濾食行為,由於鰓組織、口部被外套膜和雙殼包住,無法直接觀察,不像魚蝦養殖可直接觀察攝食行為。再者,其糞便和擬糞大都附著於底泥,不像魚蝦糞便懸浮於水中,造成養殖管理上判斷是否攝食的困難。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綠主張】黑金文蛤為什麼虛弱了?

拜訪養殖生產者黃芬香時,正值梅雨鋒面挾帶西南氣流,為北部帶來驚人雨量。中午用餐時,與她一同看著北部傳來的災情新聞,對於颱風季節未到就造成這麼嚴重的淹水情況,面對這樣異常的氣候變遷深感無可奈何。她很擔心鋒面南移後,帶來的雨勢將影響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採收的黑金文蛤。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文蛤大量斃死,細菌性疾病扮演甚麼角色?

文蛤(Meretrix lusoria)俗稱粉蟯或蚶仔,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是臺灣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文蛤通常以活體方式販售,是家庭主婦喜歡且容易料理的食材,一般體型較小者可用來煮湯或醃漬,體型較大的則晉升為以燒烤方式料理之高級食材。

新聞
善用氧化還原電位 提高文蛤養殖效益

文蛤養殖容易因為過量投撒飼料與肥料,導致養殖環境持續惡化,而影響其成長,甚至引發死亡。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發現,利用氧化還原電位,可即時掌握文蛤池的底土狀態

新聞
成龍溼地保育有成,「國際環境藝術節」即日起展出7件精彩駐村作品

由農委會林務局、雲林縣政府、口湖鄉公所及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合作辦理的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於106年5月5日開幕,5月6日下午及5月7日全日,來自不同國籍的藝術家們及社區夥伴們將和大家說明自己的創作及進行DIY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