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農
【飽讀好書】《田野裡的生活家:12位在地小農的種植故事╳43道美味食譜提案》
你知道自然農法其實有許多種方式嗎?在台灣許多熱愛土地的小農們,他們以雙腳穩實地踏在泥土地上,留下辛勤的汗珠,用各自認為最善待土地的農法耕作,只為種出不愧對自己和土地的食材。而講究食物天然簡單的私廚史法蘭,為了尋找不愧對自己料理的食材,從東部為起點,踏上尋訪小農的旅程。本書介紹12個在地小農的種植故事與43道美味食譜,希望讀者可以在書裡,看見一片最樸實美好的田野風景。
在紅羽、黑羽之外,還有哪些「隱藏版」好土雞?
另外,受限於產量,這些小農飼養的特色土雞,多在地區消費,除網路外,少有固定通路,金門在地產的土雞更是過不來。不過好消息是,臺北畜產公司為了提升該公司產品的品質與多樣化,今年起將與中興大學合作,希望整合這些地方特色雞種,讓在地特色雞種可以透過冷鏈物流行銷全臺,突破過去局限於地方性消費的型態。屆時各地區的饕客們,就可以很容易購買到這些「隱藏版」、好吃又極具特色的特色土雞。
小農轉嫁品管責任, 「其實豆製所」愛用國貨卻苦水多 – 農民積極復耕大豆,採後處理配套有待建立
豆漿是許多人早餐的重要搭配,無論 品加工業者收購的過程中,須經過採收、 是豆漿店還是便利商店,存在著各 式各樣的豆漿供人選擇,但市面上的豆漿 有多少是使用非基因改造黃豆製造呢?
蔬菜 × 蛋 – 平凡卻不簡單的便當菜
平日午間,位於臺北二二八公園一帶,繁忙的上班族熙來攘往,街上處處是牛排、火鍋、排骨飯、手搖飲料等五花八門的店家。「呷米蔬食」並列其中,像座理念清新的綠洲
首席農婦水果店的社群行銷甘苦談 – 小農幫自己,也幫農友銷
現代人滑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受網路廣告吸引,停留在購物平臺介面的機會大幅提高,為了讓生活更便利,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管道逐漸從實體移轉至虛擬平臺,每年成長幅度可觀。
量力而為 + 風險管理 更有保障 – 農民端的契作法則
與零售、餐飲、食品加工等通路簽訂契約,再依契約內容生產農作物,提供給通路銷售、加 工、轉售等,被許多農民認為是維持農產品穩定銷售的方法,然而當中也蘊藏一些風險,需要被妥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