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臺中場開發「米-豆米粉」 獨特豆香味成米粉界新星

米粉為華人傳統食品之一,將米進行糊化、壓絲、蒸煮、乾燥等流程後製成,由於烹煮容易,受到消費者歡迎。在臺灣常見的米粉湯、炒米粉等特色小吃,其中又以新竹氣候環境適合製造米粉,因而聚集大量米粉廠於此,逐漸發展成地方特色。過去米粉製作以米為主要原料,但近年來由於玉米澱粉原料穩定、製成產品品質容易掌控、口感Q彈、成本低廉,使得許多業者以玉米澱粉替代米來製作米粉,米粉中使用米的比例越來越少,純米米粉日漸式微。

新聞
臺灣米製甘酒 鋅鈣鎂鉀及B3含量傲視日本甘酒

農委會農糧署為開發國產稻米多元加工利用,今年輔導臺北醫學大學執行「甘酒營養成分對人體機能影響研究」,分析臺灣稻米製成甘酒營養成分,研究發現,相較日本甘酒,臺灣甘酒所含礦物質鈣、鎂、鉀、鋅及菸鹼素(維生素B3)等含量更高。

新聞
【氣候變遷03】雙管齊下 讓稻作找雨季、培育最耐旱稻種

今年10月中農委會宣布桃竹苗二期作停灌,11月初新竹縣新豐鄉已結穗的水稻,因為缺乏水源持續供灌,稻穀充實不足,稻穗低不下頭,只能在九降風強吹下瘋狂地搖晃,有的不耐風颳,甚至倒伏一片,彷彿已喪失求生的意志。

封面故事
熟悉又陌生?你不知道的稻米二三事

根據統計,2018年臺灣每人平均吃進45.6公斤的米,我們天天吃米,卻都難以說出吃下肚的米是什麼品種、來自哪個產地;甚至對米有些誤會,說它是糖尿病患者的敵人、肥胖的元凶……吃米更要懂米,從品種到吃法,解除對稻米的迷思!

新聞
【綠主張】美味米飯的產房——稻作與米質研究室

上午 10點,走進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辦公大樓,一整排電子鍋排列在桌上,整個空間飄散著米飯的清香氣味,這裡是聲名遠播的稻作與米質研究室品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