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我吃故我在】一個噴嚏剛好

朋友從峇里島回來,帶了一罐白胡椒給我:「不管做什麼料理,撒一點這個胡椒,就會出現米其林級的好味道。」我用雙手接過來,無比讚嘆。我喜歡胡椒,撒上胡椒的菜餚或湯品,確實能讓食物的味道從平面變得立體起來,許多層次都能有所感應,混合成豐富的香味。而我的飲食記憶中,最初的胡椒體驗則是酸辣湯。

臺灣狐蝠
鄉間小路
【臺灣原生種】臺灣狐蝠

臺灣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 formosus)的體長可達二十公分,雙翼展開約一百公分,是臺灣體型最大的蝙蝠。身體與翅膀為暗褐色,肩頸處有一圈黃色或暗黃短毛,鼻吻端較尖且突出,貌似狐狸,因此被稱作狐蝠。

烏桕葉最適合用來練習繪畫中的混色。
鄉間小路
【林間散步】找到最美的那片烏桕

舊曆年前後,我開始在烏桕樹下徘徊,想找到最紅又最方的那片葉子,拍入手機,用LINE的簡易編輯加上個「春」字,做成年節可用的春聯斗方貼圖。

年關將至,烏桕貼出春聯,欖仁撒落紅包,榔榆掉下元寶——雖然古時中國人稱其為榆錢。而我認為行道樹能落下最像銅錢的,是羊蹄甲的種子,樹下滿地的一元硬幣。

用兩把不同的茶壺,體會不同口感效果。
鄉間小路
【四方茶話】天目碗與遠目的我

此行拜訪「穎品茶業」,一入店內,除了擺滿整牆的天目碗,也包含各式手作,或半手工的茶具展售。店主陳亮能,在坪林有三公頃的祖傳地,經轉型後,現為有機耕作茶園;店員曉莉則除了是天目碗的愛好者,也正嘗試創作天目碗。

茶席上,不鏽鋼製的杯托極為顯眼。問到為何會以不鏽鋼杯托搭配玻璃茶杯,陳亮能笑說,單純是材質上的對比。

開賽當天凌晨,各國跑者聚集在會場帳下整裝。
鄉間小路
【山路跑旅】顛覆晝夜的派對

跑完「Action Asia 50 Taiwan 」後,相隔才一週,我馬上要參加「FT」福爾摩沙越野(Formosa Trail)的四十K組別,可說幾乎沒得休息。

而這短短一週內,我患了流感。不確定是疲勞所致,或是南北奔波時遭到感染,總之發燒在家動彈不得了兩天,靠著吃藥睡覺喝熱水,總算賽前一天只剩輕微咳嗽,謝天謝地。

林勝義(左起)與阮陳緞這對老鄰居一邊等火車,一邊跟旅人聊著昔日生活趣聞。
鄉間小路
【阿里山鐵道物語】獨立山車站:聽山村居民說螺旋路上的人情旅事

那一天,風和日麗。為了迎接久違的冬日暖陽,我決定循著陽光的方向,搭乘火車前往獨立山散散心。

火車過了竹崎的平原地帶,鐵道開始在山區陡升。在樟腦寮短暫停留後,列車沿著著名的樟腦寮大橋行駛,乘客們不禁對窗外壯觀的景色讚嘆不已。就在此時,火車突然駛入一座山洞,車廂內隨即回響起低沉的迴聲。

澎湖黃牛採放牧飼養,體型較小顯得格外愛嬌。
鄉間小路
【菊島喫風土】澎湖牛的新時光

午餐時分,同事正熱烈討論著臺北哪家牛肉麵湯頭最濃郁,有人細數半筋半肉的膠質感如何滑嫩─我靜靜聽著,忽然回憶的海潮湧上心頭─澎湖的牛肉吃的可是嚼勁,是湯碗裡的故事,是市場裡新鮮的牛肉香,是奶奶提到飼養黃牛時的眼神,是田埂上的日子,是故鄉風與海的深情滋味。

神邏輯與冷笑話賣魚夫妻檔。
鄉間小路
【菜市人生場】我等著你,歸來──屏東歸來社區市集

綠底白字的箭頭型路標,立在小巷口,上頭寫著「歸來」。看著看著,就有種魂要被招過去的感覺。

歸來是位在屏東市東南隅的一個社區,從大馬路上轉進箭頭指著的小巷子,沿途會經過賣肉圓的老店。肉圓在屏東極為常見,然而這店內賣的是「牛蒡肉圓」,日治時期,歸來一帶的土質就被發現特別適合牛蒡生長,因此被選為牛蒡種植地。

於巴黎一星餐廳擔任副主廚的臺灣廚師黃泰融的王后一口酥。同樣是路易十五王后御廚Nicolas Stohrer的名菜,同樣是法餐廚師,卻有不同的詮釋方式。
鄉間小路
【不只是吃飯】法式料理,一種國際語言

韓國實境節目《黑白大廚》在臺灣非常受歡迎,韓國唯一的米其林三星廚師安成宰精準又不留情面的評語,也收獲了一大票的粉絲。比賽中,如果參賽者呈上的餐點是法式料理時,安成宰主廚連食材切的大小都會細心檢查,因為專業的法式料理中,切丁、切絲或不同形狀會依據大小粗細有不同的專有名詞。這些都是法餐廚師們的共通語言。

肉桂糖煎饅頭
鄉間小路
【百元風味鈔】就算淚流滿面也要吃:肉桂糖煎饅頭

歲末,有一些新的際遇,也有一些故人離去。如何才能讓人從分離的悲傷中重拾希望呢?來一個肉桂卷吧。

每逢天冷,我就會翻瑞蒙卡佛的短篇小說集《大教堂》,當然是為了重讀〈一件很小、很美的事〉,小說裡的女主角因為遭遇劇變,忘記去取給兒子訂作的生日蛋糕,蛋糕店師傅不明其委,以為對方是棄單奧客,雙方本將大吵一架的火爆場景,最後化解於蛋糕師傅端出剛烤出爐的肉桂卷、請主角夫婦品嚐的溫馨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