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機補助
農委會111年農機補助計畫啟動,依公告補助牌型,各機種設定補助上限金額,在補助上限內一般農機補助3分之1,但為響應淨零碳排,電動農機則補助2分之1。同時鼓勵國產農機發展,國產農機可以生產成本訂定補助上限金額,並首度明文排除補助中國產製農機,鼓勵農民使用國產農機;若設籍原住民地區,農機補助金額還可再加10%。
去年機耕協會要求會員「樂捐」1成給協會,曾引發社會爭議,嘉義地檢署接獲民眾檢舉初步調查認為,機耕協會藉受農糧署委託經手審核大型農機補助及驗收的權限,假樂捐名義向申請補助的農民索取補助款10%的賄款,並將其中15%繳回全國聯合會,總計收取約1億元賄款,受害農民近千人。
農委會大、小型農機補助今年依農民政策配合度高低評分,排定補助優先順序,視預算核定額度給予補助,且補助農機廠牌型式也限農糧署所公告者。原定大型農機申請期限9月1日截止,考量仍有許多農民來不及申請,農糧署比照小型農機、延長申請期限至10月12日止。
大小型農機補助8月2日起受理申請,農機補助金額在補助上限內,依售價補助3分之1為原則,但今年補助條件加嚴,將依農民政策配合度高低配分、排定優先順序,視預算核定額度決定補助名額。
農委會補助中山大學開發「農用穿戴省力機具」今年第1季量產上市,重量不到2公斤,最適合需要抬起手臂的農活,使用省力機具可節省5、6成肌力的消耗。為了減少農民採購省力機具的財務負擔,農委會主秘范美玲表示,「農用穿戴省力機具」未來可望納入農機補助項目。
臺南學甲區的農田以大面積、雜糧作物為特質,擁有300公頃田區的「幸福良食」創辦人劉育承從種植到採收,所需的農機全都自己購買、親力操作,偶爾也會從事代耕服務。他以大面積農戶的角度,談國內農機實務操作及如何一步步培訓駕駛農機人力,並為有意購買農機的農友列出幾項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