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賞鳥
自然步道解說員,走進知本溼地時,大概都會感到不知所措。因為那片曠野,行走能及的範圍,確實就是整片的荒草疏林,一個雜亂無章的廢墟。儘管所有環境都有著雜亂的一面,但知本沖積扇在多數自然觀察者,甚至部落族人的潛意識裡,大概多半都視之為一處遺跡,一處曾有過美好往昔,但現在只堪憑弔的遺跡。或許憑弔,正就成為解說實務上最直接的一種策略。
「學甲濕地生態園區」位於臺南市學甲區,占地約31公頃。這片靠近筏仔頭聚落(竿仔寮)急水溪畔的土地,從前為倒風內海,經歷長期沖刷淤積而形成泥灘地。2009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向農民租用休耕農地,進行學甲濕地營造規劃。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正是臺南沿海鄉鎮北門、將軍、七股等地最佳寫照。因為近海,養蚵、虱目魚、鰻魚、文蛤、白蝦等養殖漁業興盛,並從明鄭時期起就有「曬鹽」產業,雖然鹽田2002年起廢曬,但遺留下的鹽田設施,以及鹽田濕地豐富的生態,卻是近年旅遊觀光的一大看點。
配合疫情三級警戒,遊客如織的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閉門休園,自5月18日起暫停開放,至今短短1個月的時間,阿里山森林園區已變成動物如織的野生動物天堂,巡園工作人員以鏡頭記錄下牠們覓食、漫步、遊憩的身影。
大自然是提供多樣性科學與文學觀察的好素材,濕地更是其中的萬花筒。根據研究調查,臺南市濕地生態豐富,已觀察到超過300種鳥類,魚、貝類各200多種、蟹類約50種。豐饒的食物吸引野生生物棲息、繁殖,造就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生態系,讓人類探索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奧妙。
賞鳥旺季到了!特生中心大推Merlin App,搭配下載臺灣鳥類資訊包,這款app就成為最好用的數位鳥類圖鑑。Merlin App的主要功能有「大數據邏輯辨識」、「AI照片辨識」,以及「數位隨身圖鑑」,有了Merlin,出門踏青、賞鳥就不必再攜帶厚厚一本鳥類圖鑑,利用已下載的臺灣鳥類資訊包,即使沒有網路也能立即辨識鳥種。
有時,「生態攝影」會讓我身邊較少觀察生態的人有種錯覺,他們以為在深山野嶺中,動物們會像白雪公主唱歌一樣地聚集過來,乖乖地讓你拍攝;或是覺得拍生態就是可以一邊愜意的旅行、一邊拿著鏡頭咻咻咻地,像打獵般獵取照片。
伴隨著上週末溫暖的南風,過境猛禽—灰面鷲(又稱「清明鳥」、「南路鷹」)已經悄悄地陸續由南往北飛抵台灣。這幾天臺灣各地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有少量的目擊記錄,正式宣告春季賞鷹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