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物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17年底發布了動物抗生素藥物使用指南,建議應總體減少醫用重要抗生素/抗菌劑的使用。依據該組織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聲明,一旦應用抗生素/抗菌劑治療疾病,若未能合理使用來達到有效抑制濃度,就有可能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1997年是臺灣養豬產業關鍵轉捩點,絕跡了68年的口蹄疫病毒重現蹤影,短短1年,全臺灣撲殺了3成豬隻,損失1千7百億元豬肉產值,連帶失去日本1年5百億元外銷市場。當時臺灣省政府調查原因,發現關鍵傳播點可能來自新竹縣竹東鎮一處屠宰場,由於人員、車輛進出未消毒,加上防疫觀念薄弱,養豬業者習慣到處參觀別人的豬場、抓豬車直接進場且緊鄰豬舍,加速病原擴散。
處在全球化時代,新興傳染病一旦爆發就無遠弗屆地蔓延。在國際推動「防疫一體(One Health)」的概念下,臺灣建構防疫一體的傳染病整合防治研究計畫,強化因應疫災的核心科技能力,對抗各種新浮現傳染病的挑戰與威脅。
冬令進補,來上一碗薑母鵝、麻油雞,或是當歸鴨,真是太幸福了! 暖心又暖胃,但不巧的是,冬季是禽流感好發季節,若不幸遇上禽流感來搗亂,吃貨們可就要大失所望了,為了不讓禽流感一再威脅我國,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委託畜衛所及台大、興大、嘉大、屏科大四校獸醫系大學的教授們,組成專家團隊,前往禽場進行健康檢查,幫飼主找出消毒死角,或平常疏漏的環節,以降低得到禽流感的風險。
國外水產養殖生物安全管理早已行之有年,不過臺灣養殖業者以個體戶為大宗,多數情況,魚塭僅隔一條土堤就分屬不同業者,疾病、藥物可能隨著空氣、水源或鳥類的傳播,影響到鄰近魚塭;再加上養殖區域分散在沿海區域,如何妥善規劃進排水管線,杜絕水源交叉汙染、落實生物安全管理,深深影響養殖業者一整季的收成。
這些耗損的雞蛋多數得由雜貨店或蛋商吸收,為了消化這些「格外蛋」,拿來做成液蛋轉賣就不會浪費了,所以全臺每個蛋商,無論規模大小,幾乎都在敲蛋或者集中後轉給別人敲蛋,似乎只有主管機關不知道?主要原因還是:蛋商的主管機關是誰都不知道吧!但這些破蛋本來就不可再吃,而不是業者所謂:反正最後都還要高溫烤焙或者炒熟再吃,不會有問題的啦!問題是:消費者都吃到雞屎了!
自20 世紀末期,禽流感在各國大舉爆發,不僅出現禽傳人、人傳人病例, 更重創全球家禽產業,演變至今,各國終於接受,禽流感已非偶發事件,當務之急是學著如何與病原和平共處。
臺灣務農人口老化,亟需補充新血,財團法人豐年社南部辦公室於 2017 年 9 月完成「首次全國高職農校學生從農意願調查」,發現 62.3%學生願意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