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環保署
環保署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讓畜牧場沼液沼渣回歸農田,去年首度試辦與農民契作使用沼液澆灌屏東新園紅豆田,不僅化學肥料用量可減半,紅豆產量還比鄰近農地多出33%。環保署今年擴大推廣彰化以南、畜牧場較多的6縣市,試辦二期稻作示範澆灌,預計推廣20公頃,參與農民將提供稻穀銷售收益10%的獎勵金。
寶特瓶是海洋廢棄物中占比最高達18.7%,嘉義縣及雲林縣政府響應環保署號召,收集轄內海廢寶特瓶再利用,製成全臺第一件經國際認證的海廢環保衣「潯寶衣」,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祕書顏旭明今(23)日贈送300件潯寶衣給雲、嘉政府,做為日後宣導之用及贈送外賓的禮物,專屬的標誌也可以和他國分享使用,成為國際共通的Mark。
為響應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及6月5日世界環境日,今年環保署首度將4月至6月定為「環境季」,主題為「與野共生、永續環境」。即日起推出15項系列活動,其中「綠消享特惠」活動已於1日開始,下載「環保集點」APP,凡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消費綠色商品,皆可集綠點換綠色服務景點消費優惠。
因應昨(24日)環保署長張子敬建議,生豬肉、豬肉製品當一般垃圾丟棄,統一進到焚化爐處理,卻遭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回應,當作一般垃圾丟棄可能被小動物食用,成為防疫漏洞,農委會今(25日)午緊急聯合環保署召開記者會撇明,「環保署跟農委會立場一致,沒有不同調。」。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6日召開第5次會議,外界關注的廚餘養豬防疫問題,各縣市政府限時一週盤點發現陸續有「黑戶」跑出來,目前包含新北市、新竹市等6縣市就有1076場廚餘養豬業者申請再利用檢核,加上有意離牧68場、轉用飼料220場及尚未決定的114場等,加總至少超過1400場,場數已超過上週原本統計的1155場。
為防堵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威脅,行政院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上周日宣布,檢討1155場有廚餘蒸煮設備、但尚未獲得環保署列管的廚餘養豬業者,需一週內提出再利用檢核申請。眼看時程已到期,環保署表示,依過去申請程序至少需30天才能完成,不少地方政府仍在盤點縣內養豬場意願,後續將會專案和農委會提出延長計畫。
環保署特別於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間,針對全國全國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及福隆、墾丁2處海水浴場、沙灘等,著手進行「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及貝類中微型塑膠調查計畫」,結果證實大部分樣品均檢出微型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