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牡蠣
牡蠣殼去哪裡?所有的牡蠣都可以生吃嗎?你所不知道的蚵蚵豆知識
中文名牡蠣、臺語的鮮蚵(tshinn-ô)、西式餐廳的生蠔,從生物分類的角度來看,都是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牡蠣目的家族成員。差異則源自品種、養殖時間與環境等條件——臺灣養殖的葡萄牙牡蠣體型偏小,加上緯度低、天氣熱,牡蠣成熟期短,通常不到一年,遇到颱風等天災甚至要提早搶收。
《鄉間小路》2019年9月號 蚵仔ô-á
送至市場作為食材,蚵仔可以很平民,只要銅板價就能嘗鮮兼飽食;牠也可以很高雅,在異國餐廳的擺盤上閃耀光芒。蚵仔煎、蚵嗲、蚵仔麵線貫串臺灣飲食史;生蠔、煙燻牡蠣則跨越了國界。日常與奢華、地域廣闊與歷史縱深,完整了蚵仔的世界版圖。
發展新興貝類養殖 盼調節貝類產能增加漁民收益
臺灣人愛吃貝類,每年除了吃掉8萬公噸以上國產貝類外,還得從國外進口,補足市場需求,但貝類生產過程易受氣候、疾病影響,無法穩定生產。國立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董哲煌與多位研究人員先後投入開發香螺、江珧蛤等高價新興貝類繁養殖技術,除了增加貝類養殖種類、協助產量調節外,更希望能為養殖業者增加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