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拉近城鄉差距 偏鄉學校午餐國產食材覆蓋率達94% 餐點溫熱到校還有洗碗機省人力

農委會配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截至今年10月底,全臺3,600多所國中小學校午餐食材使用三章一Q覆蓋率已達95.71%,偏鄉學校也有94.16%。偏鄉學校中央廚房不僅有配備GPS、溫感器的運餐車,讓餐點溫熱送到校,還有洗碗機等新式設備,避免雇不到人洗碗的窘境。

新聞
臺北市國高中下周演練遠距教學 農糧署啟動學校午餐食材調節

因應國內疫情升溫,避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快速擴散,臺北市政府今(22)日宣布臺北市公私立國中、高中職25日起至29日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學校實體課程暫停衝擊學校午餐食材供應,農糧署表示,將啟動學校午餐調節措施,透過批發市場優先拍賣、加強通路促銷等,保障農友收益,農民有午餐食材調節需求可洽農糧署各區分署。

新聞
學校午餐國產食材獎勵5月再加碼 落實食農教育 每月至少吃一次水產品

《食農教育法》19日正式三讀通過,為了提升學校午餐品質,增進學童飲食健康,行政院今(21)日拍板,自5月起,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三章一Q)食材獎勵金,從現行每人每餐6元提高到10元,偏鄉地區學校也從10元提高到14元,要讓學童每個月至少可吃到一次水產品;並且不只學童,也將學校老師午餐納入獎勵。

新聞
學校午餐擋不住物價高漲 三章一Q獎勵金擬建浮動調整機制

農委會今(15)日與餐盒食品同業公會等業者共同商討,獲得高度共識,考量學校午餐所採用國產可溯源(三章一Q)食材的生產成本增加,未來三章一Q食材獎勵金將採浮動調整機制,物價漲時提高、物價跌時調降,最快下周可確認呈報行政院。至於實施時間,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下學期比較有機會」。

新聞
家長憂福島食品進校園 陳吉仲說免擔心:學校午餐食材9成3成國產

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最快2月下旬即可進口至臺灣,家長們擔心這些食品流入校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9)日表示,全國3千多所學校營養午餐食材9成3是使用3章1Q在地食材,全國學童及家長們不用擔心,同時呼籲消費者儘量採購國產農產品。

新聞
物價居高不下 農委會擬議學校午餐章Q獎勵浮動機制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9)日回應立委質詢表示,學校午餐三章一Q獎勵未來可以依據物價波動建立浮動調整機制,例如以北農拍賣價格為準,獎勵金隨物價高低調整,農委會將跟團膳、食材業者溝通完畢才正式上路。

新聞
同島一餐——「提升偏鄉學校營養午餐品質」研討會紀要

政府近年來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三章一Q食材採用率逐年提升,但偏鄉學校因地處偏遠、缺乏經費,導致供應商不願承接,加以人力與設備稀缺,亟需政府及民間共同合作,幫助偏鄉學校解決午餐供應及品質問題。豐年社於10月28日假台中金典酒店舉辦「提升偏鄉學校營養午餐品質」研討會,共商提升偏鄉學校午餐品質之計,守護偏鄉學生健康。

新聞
政府把關,學生健康——「推動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說明會紀要

政府依據蔡英文總統新農業政策及食安五環政策,自106年起透過食材補助,逐步推動學校午餐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今(110)年更推動全面使用,確保食材安全。豐年社分別於10月13日及20日,在台南大飯店及台北花園大酒店舉辦「政府把關學生健康——推動學校午餐全面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說明會,現場討論熱烈,會議圓滿成功。

新聞
產銷履歷米供應學校午餐食材 110學年擴大全國試辦

為提升學校學生營養午餐食米品質,農委會農糧署109學年第二學期起於新竹、彰化、屏東、花蓮4地區試辦以產銷履歷食米併同公糧食米提供學校選購,今年110學年新學期,農糧署擴大全國共同試辦,讓所有學校可以公糧米價格買到產銷履歷食米。

封面故事
【吃看看吧,搞不好你會愛上】挑食是擁有説「不」的彈性

我身邊的人都說,問我不吃什麼,還不如問不挑哪些比較快——白蘿蔔吃紅蘿蔔不吃;海鮮只吃蛤蜊;名字有ㄐㄧㄠ的只吃香蕉,椒類都不行;食材用電鍋清蒸即可,忌太辣太鹹太油……挑食清單多得說不清,更難以整理出規則跟理由。而其中對部分食物的排斥,是從姊姊和我說的故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