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海洋生態
【小島大海】不要讓小海豹笑我們髒
10月下旬我到臺北華山文創園區,參加「海洋保育在地守護計畫」的成果發表會,現場聚集全臺38個為守護海洋而努力的NGO團體。正當大家熱烈討論之際,突然有人拿著手機驚呼:「東北角出現海狗!」一堆人笑說:「怎麼可能啦!那是在海裡游泳的小狗吧!」
【活在我們的星球】世界最大動保區能帶來更多漁獲──野化海洋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3分之2,其深度代表蘊含了更大比例的居住空間,因此海洋在我們野化世界的革命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通過幫助海洋環境再生,我們能同時完成三件目前急需完成的事:捕捉碳、增加生物多樣性並提供我們自身更多食物。首先從目前對海洋造成最大破壞的行業開始──漁業。
認識海蟑螂──海岸邊的小強和深海的大強
相信很多人一定也常常在海岸岩礁區、人工建構物如消波塊,或是漁港的堤岸上,看見成群結隊攀附岩礁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爬行穿梭在浪濤洶湧的垂直壁面的武林輕功高手,橫行海岸各種崎嶇極限地形,它們就是我們慣以俗稱的「海蟑螂」。
南海煙硝下,亟待保育的太平島生態資源!全球首部南沙生態紀錄片出爐
綠蠵龜緩慢從海中爬上岸、挖洞、奮力產卵,又努力回到海中繼續生活,一隻小綠蠵龜移動著剛破殼沒多久的身驅,努力爬向遠方的大海。資深海洋攝影師郭道仁先生一手錄製、編輯製作18分鐘的紀錄片「南疆太平之舞─徜徉南沙海洋生態樂章」,特別選在世界地球日的今天,在臺北松菸文創的誠品電影院舉辦首映,讓民眾了解太平島海域的生態環境。
海漂、海底垃圾調查,你我都是科學家
海洋垃圾汙染成為當前全球海洋生態的巨大威脅,為了解海域垃圾汙染情形,新北市政府農業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召募海上工作者、潛水員及搭乘娛樂漁船的遊客參與「海漂、海底垃圾調查計畫」,共同維護海洋環境。
漸進式輔導轉型!新北刺網漁船筏首波減少184艘
為維護海洋生態及改善海洋環境,減少刺網漁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新北市政府先前已輔導575艘刺網漁船筏向中央申請轉型補助,中央核定首波補助刺網漁船筏184艘,新北市刺網漁業轉型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