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際農業科技新知
春季,蘋果園內的花朵盛放,此時穿梭於果園中的小蜜蜂正忙著授粉,好讓蘋果樹結成果實。然而,你能想像沒有蜜蜂的情景嗎?一旦蜜蜂消失,每朵花都得接受人工授粉,才能確保秋季的蘋果豐收。但如今蜜蜂銳減的事實,卻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中。
來自劍橋大學塞恩斯伯里實驗室(SLCU)以及植物科學院的研究者們發現,乾旱對植物造成的壓力,會觸發一種族群的跳躍基因,也就是名為Rider的「反轉錄轉座子」,可提供植株新的特性,幫助作物在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狀態下生存。
國外一組研究團隊找到可能的方法來應對全球農耕土地土壤鹽化,扭轉產量下降問題。該團隊由來自楊百翰大學的微生物與分子生物教授Brent Nielsen主導;經研究發現,存在於抗鹽植物根部的細菌,可以用來將苜蓿草接種在嚴重鹽化的土地上。
在農產加工跟園藝性狀上,一般相信,柑橘的酸味來自於檸檬酸,即便果實的糖度相同,也可能因為酸度的差異,導致味道有顯著的差異,一般稱之為糖酸比(acid-sugar ratio),是果實品質的重要指標。但是如何從基因的層面進行判斷,一直是個困難的問題,而酸味是柑橘重要的性狀之一,也是育種學家長期想要發現和調控的基因。
「其實我也是個環保人士啦,但為了這個塑膠農地膜,我做了很多違背良心的事。」苗栗縣村耕農業生產合作社連文享分享,種植西瓜十餘年,最苦惱的事情莫過於處理抑制雜草生長的塑膠膜,既不能回收、又不能丟進垃圾車,只能凌晨自己偷偷燒。但在農委會、台灣經濟研究院與喬福材料科技科專研發案「可分解生質複合農地膜開發與應用」中,令人又愛又恨的農地膜有了新的可能。
蘋果比起其他水果更容易受到各種病蟲害攻擊,尤其是蘋果黑星病,又稱作蘋果瘡痂病,此為真菌所引起的病害,特別難處理,若蔓延很可能使蘋果產量損失高達80%。
農產業的儲藏設備對規模較小的生產者往往是巨大成本負擔,美國儲運設備公司正在設法解決這樣的困境。不只是臺灣,美國電子商務的興起改變了農產品的運銷模式,消費者在上午手指一點下訂單,下午就能收到新鮮的蔬果,這種被稱為「New Fresh Paradigm,NFP」類似臺灣的4h送達服務,逐漸成為農民經營農場的必要手段。
布吉納法索,一個地處西非、醫療資源匱乏的國家,許多對台灣人來說難以想像的事情,都在當地真實發生。高明的醫師、先進的醫療器材,在當地都很可能變得「英雄無用武之地」。獻身非洲三十餘年的義大利援外專家西羅利(Ernesto Sirolli)直言,全球的援外計畫,許多都是以失敗收場,因為許多援外計畫未曾事先聆聽當地需求、不去深入問題緣由,便一廂情願地以自己的方式扮演「救世主」。更無奈的是,最需要醫療照護的重症病患,必須到幾百公里外的首都大醫院,才能深入檢查、獲得治療,可是他們卻似乎沒有能力負交通與醫療費用。醫師的熱情,難敵現實貧困。但,該做的事仍然要做。
歐洲法院在2018年1月18日向歐盟政府發表了文字聲明:現行的基改法規過於嚴格,並不適用於基因編輯技術的管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生產的作物與醫藥,應適當放寬其管理規範。這消息鼓舞了歐洲的農業科學家,畢竟歐盟始終以最嚴格的管制,規範基因改造作物的生產與商業應用,然而無形中也阻礙了基因編輯技術在產業的發展。
慣行農業使用化學肥料——無機氮肥,對水、空氣可能造成污染,導致土壤降解及加速全球暖化。尋找開發更有效、對環境友善的有機肥料,是農業邁向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運用天然、生物可分解的生物聚合物,將成為無機氮肥的永續替代品,減少其對環境帶來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