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台北農產運銷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24日下午召開臨時董事會,確認農金局副局長翁震炘出任北農新任總經理,預計10天內上任。翁震炘第一時間接受《農傳媒》訪問表示,上任後首要任務將穩定春節前大量蔬果消費需求,未來則會配合北市府推動「供應人實名制」政策,強化蔬果安全把關機制。至於政治問題,他僅簡單回應,就交由董事長處理,他希望能做好專業經理人角色,把北農的蔬果平台經營好。
今年產銷失衡頻傳,許多人呼籲臺灣應仿照日本,由農協或農民團體共同運銷作物,別讓農民單打獨鬥面對市場。國內負責共同運銷的四大農民團體認為,推動共同運銷之餘,還必須分級包裝、建立產品特色、分散通路,並從源頭登記種植面積、管控種苗數量,避免一窩蜂種植同樣作物。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強調,官方和民間要一起承擔責任,農民團體可擬定栽培計畫,和農民契作;並和官方配合,回報種植資訊,協助中央即時掌握產地資訊,確保農民收益。
歷經八年協商,帛琉與臺灣農產品貿易成功邁向新里程碑。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在9月13日與帛琉與當地最大超市之一Surangel & Sons Company首度簽訂合作協議書。初步確定34項臺灣蔬果將在11月底運抵帛琉,將為長期依賴美國進口的帛琉農產品市場帶入新氣象。然在帛琉要求的檢疫條件之下,如何讓數十項蔬果在1度c冷藏16天的運輸下仍保有品質,也將是臺帛蔬果貿易是否能成功的一大考驗。
牽動大臺北700萬人每天吃食的臺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簡稱一市場)已經43歲,老舊市場空間狹小、缺乏恆溫空調,市場內69根樑柱又有5根塌陷,在既不安全又缺乏設備維護蔬果鮮度的狀況下,改建聲浪早已傳了20多年,但都因中繼地點喬不定,遲遲沒有進展。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休市風波引發社會關注,農委會大動作出面進行產地調節,啟動真空預冷及冷藏庫等設備,調節短期葉菜類分批供應,北農、農委會也呼籲農民團體分散供應臺中、西螺等其他拍賣市場。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休市風波引發社會關注,在元宵節連休三天後,今天凌晨臺北果菜市場開市,蔬果進貨量為2370公噸,整體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一公斤19.9元,比休市前上漲7.9%,在北農和農委會的預期範圍之內。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2月24日起連休三日,2月27日復工後蔬果到貨量創歷史新高,價格滑落三成,讓農民怨聲載道。外界將責任全推向北農假放太多,讓北農大喊:「不公平!」
歷任彰化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鄉長機要秘書的吳音寧,21日正式接任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為北農紛紛擾擾的人事案劃下句點。上工一週毫無蜜月期,馬不停蹄走訪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桌上公文總是兩三疊起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