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揚 主要經營平臺:「農匠市集」LINE會員數3,000人 代表作:主力銷售產品無抗生素養殖「匠人蛋」
封面故事
先實體再電商 農匠:很慢但是很扎實:虛實整合回購率達六成 自建物流回饋農民端

相對於大型電商平臺,由社團法人中華無抗養殖聯盟協會成員成立的「農匠市集」,由生產者角度出發,強調產品的品質差異,先藉由實體門市與消費者接觸、建立口碑,同時與生產者溝通、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呈現截然不同的經營策略。

李財星(右)、黃瑞珠(左)夫婦經營「瑞星的一畝田」YouTube頻道,分享田間生活與農業知識,追蹤人數突破10萬大關。
封面故事
瑞星的一畝田 七旬知識型Youtuber燃燒教育魂 :李財星影片傳達種植技巧逾10萬訂閱

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有些退休後的民眾藉經營社群平臺分享生活日常,開啟退而不休的第二人生。累積訂閱數逾10萬的YouTuber「瑞星的一畝田」,由70歲的退休校長李財星與家人共同經營,記錄家中1分田種植的各種作物,同時希望藉親身實驗傳遞正確農業知識,以及最新的耕作觀念,體現「活到老學到老」精神,也顯示利用網路平臺推廣農業栽培、管理技術的潛力。

「ShiFu讓大師成為你的師父線上課程平台」執行長陳修平(左)指出,「放大優勢」是引起注意、成為網紅的關鍵。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王志文(右)認為,影片的小瑕疵反而能增添真實感,讓觀眾感到有趣。
封面故事
短影音新浪潮 農業數位行銷攻略:專家學者分享成功祕訣 不怕NG強調實境

在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的時代,農產品銷售不再局限實體通路。現在按下「上傳」鍵,就可能將影音內容瞬間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讓農產品突破地理界線與傳統銷售的限制,透過數位行銷模式帶來新商機。

封面故事
你吃的是什麼米?認識稻米分類和臺灣品種

你知道自己吃的米是什麼品種嗎?水稻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育種研發也極為興盛,國家種原中心有紀錄的稻米種原資料便有上萬筆。稻米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根據考古調查,約4千多年前的臺灣史前原住民已有種植旱稻,目前旱稻仍有部分部落、農友種植。若以影響口感的澱粉成分黏性區分,稻米則可分為秈稻、稉稻及糯稻。

播種機 將稻種灑進秧苗箱
封面故事
水稻有多機械化?從勞力密集到打電話種田

「一通電話就可以種稻!」此話恐怕不假。水稻過去是勞力密集型農業,隨著技術發展及社會形態改變,農業機具持續開發投入,目前水稻已經轉變為最機械化的農產業,從育苗、整地、插秧、收穫、調製倉儲到包裝都有相關設備,不再需要密集勞力,代耕體系也最為發達,甚至連灌水作業都有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設備的研發。

黃昭興指出,在各項政策配合下全國稻作面積持續減少,未來再縮減1萬公頃,可望達成產銷平衡。
封面故事
稻米邁向產銷平衡最後一哩路:稻穀保價收購半世紀 強化市場採購活絡稻米交易

稻米是糧食作物,為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依據《糧食管理法》,公糧安全存量不得低於3個月稻米消費量(約30萬公噸),重要性不同於一般作物。擔任公職逾30年,自臺灣省政府時代即任職省府糧食(局)處,主掌農業部(農委會)糧食儲運業務多年的現任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爬梳國內稻作政策變遷,揭示稻作產業應該走的方向。

陳郁蕙認為,稻米政策不只是政策與技術問題,同時也是產業議題,需要經濟可行性。
封面故事
稻米、雜糧是土地利用「翹翹板兩端」:學者陳郁蕙籲以宏觀視野擘劃米糧政策

稻米是臺灣發展歷史最久、最重要的農作物,臺灣也是目前全球僅存實施稻米保價收購制度的國家,雖穩定農民收益,但也產生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稻米生產過剩等爭議;近年政府推動稻米轉作雜糧,盼緩和對於進口貨品的高度依賴。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認為,稻米與雜糧政策難以切割,規劃上也需要納入不同部門視野,全面思考米糧政策未來。

芳榮執行長、第四代長媳黃麗琴(左)和小姑張美雪(右)持續與農民溝通,使集團契作穩健發展。
封面故事
百年深耕在地 芳榮米廠伴農友轉型:拚品質不拚產量 集團契作價可高於公糧

位在臺南後壁的芳榮米廠成立至今98年,臺灣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進口稻米帶來的衝擊,芳榮於2005年成立稻米產銷專業區迎戰,一路走來共有70多位稻農契作,今年交出漂亮價格成績單。

兩個蓬萊米品種臺南16號、台農71號,每百臺斤各是1,380元、1,280元,第四代長媳黃麗琴說,與今年一期作的蓬萊稻穀每百臺斤市價相比,農民收入等於每百臺斤各多出380元及480元,創下史上新高。

陳建瑋(左)、顏明賢(右)分別是第六屆、第七屆百大青農,他們期盼國產大豆提供農民不同種植選擇,並獲取更高收益。
封面故事
轉作大豆 農民收益、國產自給率提升:大人物合作社拓市場通路5年有成

為調整稻米產業結構,農業部門推動「大糧倉計畫」、「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等政策,鼓勵農民二期稻作轉作雜糧,大豆為重點作物之一,臺中海線地區許多農民也在政策鼓勵下種植大豆,並發展契作主體整合產銷。「保證責任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以顏明賢、陳建瑋2位百大青農為首,主要供應校園學童豆奶,並與無印良品、摩斯漢堡等品牌合作,讓國產大豆產業逐漸成型,也提供農民不同作物選擇,節省成本並賺取更高收益。

劉奕推出「穀東招募方案」,邀請大家好好吃飯,同時一起來參與農場的農事體驗活動,認識米食與農村文化。
封面故事
小農自銷尋穀東 買米附贈農事體驗:無負擔農場:有好好吃飯就算是農夫!

完全不繳公糧的農友約有四成多,更有部分農友不是將收穫的稻米交給大品牌糧商,而是嘗試自建品牌。「大家都沒有做有機,我做有機就有開口叫價的(價格)主導權。」現年29歲的青年劉奕大學畢業後,與父親劉盛展共同經營「無負擔農場」,回到家鄉新竹峨眉自產自銷有機稻米,延續農場友善土地的耕作理念,以稻鴨共生的方式栽培、日曬稻榖維持天然風味,同時發起「穀東招募」方案,帶著穀東們跟著時節進行農事體驗。

封面故事
臺灣農校地圖:窺見臺灣農業歷史

臺灣農校發展始於日治時期,主要機構包含「實業學校」以及修業年限較短的「實業補習學校」,加上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部、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以及針對原住民族設立的「農業講習所」。

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在「農業培養工業」的發展方針下增設農校數量,1958年農校數量達到43所的高峰。

封面故事
從農校特產看學校特色:從北到南5間農業科系大學精選農食產品

臺灣各地擁有農業與食品專業科系的大專院校,發揮研發及農業實作本領,發展出獨特農產品,成為難得的學校特產。豐年雜誌編輯室嚴選出來自5間大學的5款產品,以特產來說明農校特色。

陳勝利投入農業教育30載,他期待學生能在學校課程或職涯探索找到興趣,並在從農路上持續精進學習。
封面故事
讓孩子走想走的路 獎勵從農政策將興趣變志業:從農重點不離質與量 多方學習提升產業素質

目前臺灣產業結構以工商業為主,從農人口持續減少,農校也從1960年代紛紛合併或改制,但農業仍有維持糧食自給率、提升糧食安全等價值,如何讓青年學子認同從農是一份有未來、有發展、有意義的工作?投入農業教育30年的龍潭高中校長陳勝利,從地域差異、產業變遷的角度,描述現階段農業教育面臨的挑戰,以及近年「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等政策推出後如何發揮成效,激勵更多生力軍投身農業。

農民輔導司農業推廣科科長郭愷珶分享,學習是一輩子的事,針對不同年齡有對應的農民輔導機制。
封面故事
培育新農民 從在校高中生開始:農業現場成為教育一環 廣納各年齡從農探索

行政院自2017年起推動新農民計畫,預計在10年內培育3萬名農民堅實產業發展,提升農民專業能力與產業價值,創造更好的農業環境,協助想從事農業的青年返鄉務農,針對已經從事農業的農人,在各縣市建立青農交流平臺。年齡往下到在學的高中以及大學學生,也是新農民計畫積極輔導的對象。農民輔導司農業推廣科科長郭愷珶負責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與農業公費專班業務,透過郭愷珶說明,理解進入農業的旅程、探索設計。

陳宛營餵飼羊隻百慕達乾草、甜燕麥,及飼料如苜蓿粒、豆殼、精料等,加上農業副產物吐司邊補充醣類攝取。
封面故事
直擊農校教育現場!從配種、接生到加工出售:落實農場到餐桌 佳冬高農畜保科一貫化教學

「畜牧業是全年無休的,學校透過牧場輪值的方式,讓孩子學會對生命負責。」從態度的養成到專業的深化是農校青年必經之路,佳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畜產保健科科主任李宜欣說,畜產保健科的第一課,就是教導學生對動物負責任,無論颳風下雨、過年過節,都必須按照輪值的安排到校園牧場照顧動物,「一開始很多小朋友是很抗拒的。」有些志在從農的學生則願意更進一步跨出校園接觸產業,現正就讀畜產保健科高二的陳宛營就是其中一員。

賴政彥在中興大學畜產試驗場工作8年,接觸過許多學生,加上自己經驗,他認為虛心求教才能更了解農場實務的訣竅。
封面故事
畜牧體驗點亮職涯方向 賴政彥築夢盼成牧場主:從「頭痛人物」到農場主管 務實立志認清產業面貌

「我一開始也很迷茫,但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之後,真的可以好好思考是不是未來要走這條路。」農校教育如何讓學生對農業萌生興趣,進而思考持續投入的可能?畢業於虎尾農工畜產保健科的賴政彥,在高中生涯接觸畜牧實務,由此點燃投入相關產業的火種,並經過一連串嘗試確認自己熱情所在。目前在中興大學畜產試驗場工作8年多的他,已將畜牧業當成志業,活用工作所學也自我精進,朝「擁有自己牧場」的夢想邁進。

南投青農許榮恩利用山區高地氣候優勢,於夏季種植溫帶作物牛番茄與胡瓜,穩定生產創造高收益。
封面故事
產銷策略瞄準供需缺口 夏季逆勢栽牛蕃茄、胡瓜:活用課程所學 在南投山區種出好瓜果

臺灣地形氣候條件限制下,鮮紅牛番茄、嫩綠胡瓜垂掛枝條的景象,在夏季平地田間並不多見。甫獲第7屆百大青農許榮恩利用先天地理環境優勢,結合嘉義大學所學農場管理理論與實際田間操作栽培技術,於南投縣仁愛鄉海拔約400公尺山區,搭建溫室栽培溫帶作物牛番茄與胡瓜,在夏季蔬果市場供需失衡下,仍穩定生產供貨創造收益,充分發揮部落在地經營優勢。

農業部常務次長 杜文珍 曾任農委會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局長、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赴德國漢諾威獸醫大學進修獸醫博士、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研究所碩士。
封面故事
防疫是每個人的事 臺灣豬是國人共同價值:養豬產業升級吸引生力軍 邁向亞洲第一非疫區

臺灣豬在今(2024)年7月傳統豬瘟拔針滿一週年,接著要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為非疫區國家,有望在2025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口蹄疫、非洲豬瘟以及傳統豬瘟3種疾病的非疫區國家。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專長獸醫與動物防疫,從動物疫病防控的專家到擔任我國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常任代表,在防疫的國際舞台,分享臺灣落實口蹄疫及非洲豬瘟等防疫工作的心得,促進國際交流。

百億基金助畜舍設備現代化,加上3大主要豬疾病防疫有成,可望強化國人對臺灣豬的信賴,並取得叩關國際市場的門票,但機會也伴隨許多挑戰。(攝影╱黃世澤)
封面故事
防疫提升、畜舍現代化 養豬業蓄勢待發:產官學評析競爭力 更健康才能走下去

今(2024)年7月1日,臺灣傳統豬瘟疫苗拔針滿周年,皆未傳出新病例,可望成為亞洲唯一撲滅或阻絕3大主要豬疾病(傳統豬瘟、非洲豬瘟、口蹄疫)的國家;俗稱「百億養豬基金」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將在今年告一段落,臺灣養豬業如何厚植實力?《豐年》訪談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秘書長潘建同、農業部畜牧司養豬產業科科長周文玲、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李淑慧,從產業、官方與專家視角,檢視臺灣養豬產業競爭力。

嘉一香未來將持續深耕臺灣豬產業,精進肉品品質並兼顧內外銷市場。
封面故事
豬瘟非疫區後進軍高端日本 嘉一香賣豬肉更賣品質:打造活菌豬自有品牌 新建高效能全自動屠宰場

成立逾40年的嘉一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年臺灣口蹄疫疫區除名後,成為國內首家獲HACCP認證屠宰場、首例生鮮冷凍豬肉出口菲律賓,當前正蓄勢待發進軍國際市場,未來將兼顧內外銷尋求獲利最大化,並因應省工智慧化的時代潮流,於雲林建立國內最大全自動化屠宰場,領先邁向屠宰新紀元。

嘉一香為國內電宰豬肉大廠,每年屠宰約30萬頭豬,年營收約新臺幣30億元,從飼料廠、屠宰場、加工廠、肉品專賣店與生技公司的產銷一條龍企業,客戶群共2,00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