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63 頁
國內也收到中國種子! 防檢局:多是附贈品
近來國際上屢傳有民眾接獲寄自中國的不明種子,引發人心惶惶,農委會防檢局3日表示,截至7月底止,防檢局共接獲國內民眾通報送交6件疑似來自中國的種子檢疫物,研判為白菜、蓮花及不知名雜草等植物種子。
一頁式廣告猖獗 劣質紅棗乾、蠶絲被假裝臺灣製造
7、8月是紅棗產季,對苗栗林家紅棗園來說,今年紅棗除了產量偏少,自家有機驗證證書被一頁式詐騙廣告冒用,還因此商譽受損;同樣位於苗栗縣,全臺唯一蠶農涂泉明的蠶業農場從107年起就屢遭一頁式廣告冒用,至今還會接到消費者來電詢問,不勝其擾。
屏擋WTO衝擊、提議農業金融自主 農委會前主委憶李登輝顧農民
前總統李登輝影響臺灣農業政策走向深遠,包括推動農委會設置「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屏擋臺灣在進入WTO後農業所受到的衝擊;提議成立農業金融局,管理全國農業金庫,讓農會能自主經營金融。
美國多州接獲中國種子包裹 臺灣民眾也收到上海培養土
臺灣近日有民眾接獲中國寄送植物培養土包裹,但在民眾警覺之下,已寄送農委會防檢局銷燬。防檢局表示,可疑種子、土壤包裹均可能造成國內生態環境威脅,呼籲民眾不要種植或任意丟棄,應保持原包裝寄送防檢局處理,否則恐遭罰。
昭和草做保健產品有譜 臺中農改場栽培技術技轉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現已建立昭和草栽培及採後處理技術,將野生植物變成可穩定生產的保健作物,每分地收成達1至1.2公噸,可供產業界技轉應用,解決保健產業缺乏穩定原料來源的問題。
產量更高!勝慣行 花蓮場建立韭菜有機栽培模式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以市售有機肥料、蓖麻粕進行栽培試驗,在有機肥或蓖麻粕施用量達每期每公頃8公噸,氮含量為化學肥料2倍時,年產量可高出施用化肥慣行田區15至27公噸,但每公斤成本只較慣行高出2.4至4.4元。
礦區貧瘠土地復育難 特生中心證實接種菌根菌有助樹木生長
礦區土地進行植栽復育不容易,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證實,為常用造林樹種臺灣赤楊(Alnus formosana)接種叢枝菌根菌,有助樹木在惡劣的生育地成長,未來可應用於礦區植栽復育或造林。
不用3倍券、農遊券! 限量「農村好物」半價賣 限時3天
國內武漢肺炎疫情穩定,近來國人「報復性」旅遊、消費人潮湧現,i郵購農村好物專區趁此消費熱潮,推出全區限時限量5折優惠,讓民眾不必使用振興3倍券、農遊券,就可將農村好物半價帶回家。活動自26日零時起至28日午夜12時止,只有3天!
蠶絲敷料有利長效治療、慢性傷口專用 搶占全球百億醫材商機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研發「慢性傷口專用高效蠶絲敷料」,改善市售動物性敷料容易過敏、溶解的問題,有利長效治療應用,經動物試驗證實,還可加速傷口癒合達20%以上,減少傷口復原蟹足腫問題,有望搶占國際百億醫材市場。
農田水利法22日公布 農委會:可望發揮農業水資源最大效益
總統府22日公布制定《農田水利法》,農委會表示,現正研訂農田水利法相關各項子法規,待農田水利法施行後,農委會即可依法劃設農田水利事業區域,執行農田水利公權力,改善農村農業生產環境,可望發揮農業水資源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