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852 文章

40年臺灣杉試驗林首度疏伐 林試所:撫育林木、提高木材自給率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太麻里研究中心及六龜研究中心的臺灣杉試驗林,種植至今已逾40年,今年將首度進行疏伐作業,疏伐面積分別為1公頃及2公頃。林試所表示,本次作業進行中層疏伐,有助「未來木」長成良木,是森林撫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甜點控注意! 濃厚豆香 5款產銷履歷大豆甜品全家上市

擁有濃郁豆乳香的「厚豆乳霜淇淋」,以及讓茶香與豆乳溫潤口感達到絕妙平衡的「紅茶豆乳蛋糕盒」,這個夏天要吸引所有愛好豆香的甜點控目光。農糧署輔導業者開發厚豆乳霜淇淋等5款大豆甜點,即日起在全臺全家便利商店門市買得到。

體驗蜂蠟DIY防蚊磚、用稻梗做龜 宜花8條遊程享農遊券優惠

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出8條農村體驗遊程,民眾到壯圍鄉旺山休閒農場,可以一窺從全球收集來的4、5百種南瓜,到花蓮光復鄉欣綠農園可體驗部落傳統捕魚方式「巴拉告」。現在用農遊券消費,均享折扣優惠。

海岸第一排保安林更新難 直播種子造林省成本、根系更強健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開發「保護管凹地直播育苗系統」技術,應用於海岸砂地造林,相較傳統樹苗造林,可培育出根系適應力較強的種子苗,且造林成本只有樹苗造林3分之1,還可減少運輸樹苗所造成的碳排放。

文旦柚8月中進產季 品質佳、秋節晚 收成有彈性

國內文旦柚以臺南市及花蓮縣為西部及東部兩大產地,種植面積各約1千多公頃。今年臺南文旦約8月中進入產季,花蓮文旦則是8月底、9月初,產期正常;並且,因迄今未有颱風襲臺,文旦品質都不錯。

推動樸門扎根民間社群 美籍唐敏:臺灣是我家

全球陸地約有3分之1用於農業,以符合生態運作原則操作的生態農業(agroecology),是維護環境永續、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在臺定居35年,樸門永續設計認證教師唐敏(Tammy Turner),在臺開設樸門永續設計認證(PDC)課程,還帶領數十個以社區為主的樸門計劃,以最草根的方式推動樸門的生態農法。她讓樸門的生態農業在臺生根,幫助臺灣農業更具永續經營的「韌性」。

生物多樣性資料累積近千萬筆 公民科學佔87%貢獻卓著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建置「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彙集生物多樣性開放資料,靠公民科學資料的大力挹注,截至7月底止,已累積987萬筆,逼近千萬大關,其中高達87%的資料便是來自公民科學的貢獻。

起薪37K!農田水利新進人員招考簡章出爐

農田水利會將於10月1日正式改制公務機關,納入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管理,17個農田水利會則改制為17個灌溉管理組織,新進人員也由農委會負責招考。農委會7日公告「109年農田水利新進人員聯合統一考試簡章」,招考灌溉工程、灌溉管理及一般行政3類人員,預計錄取259人,起薪3萬7千元,並逐年晉級調薪。報名期間自8月14日起至9月2日止。

林業新技術 精油微膠囊、紙香皂天然香味又持久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開發的精油微膠囊技術,將精油鎖在粒徑僅8至12微米(µm)的膠囊中,與纖維結合,便可讓布料、紙張緩慢釋放香氣;運用木竹剩餘資材及臺灣原生植物萃取精油製作的「紙香皂」,不僅使用便利、純天然,還有助林業循環利用。

有機耕作未獲保障 立委、公民團體促修有機農業促進法

《有機農業促進法》自2019年施行迄今已滿1年,但有機耕作仍未獲保障。滾水循環生態農業促進會推動有機農業促進法修法,希望不分自有土地或承租公有土地、台糖土地,凡進行有機耕作農地,均能視為特定農業區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