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友善耕作破1.65萬公頃 光這個合作社就貢獻近150公頃

「有限責任南投縣竹山鎮頂林林業生產合作社」今年剛通過有機驗證。(圖片提供/農糧署)

有機農業有利環境永續,也是安全食物重要的生產方式,農委會自2016年「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即設定2020年國內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面積達1.5萬公頃,往後每年增加10%、1,500公頃的成長目標。今年目標1.65萬公頃已提前達標,截至7月底,國內有機友善耕作面積已達1萬6,571公頃,已占國內農業耕地2.09%。

農糧署估算,1萬6,571公頃有機及友善耕作農地,有助國內減少化學農藥200公噸、化學肥料2萬公噸以上的使用量,並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6,142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為地球永續經營盡一份力量。剛通過有機驗證的「有限責任南投縣竹山鎮頂林林業生產合作社」,驗證面積達144.37公頃,是現階段目標最大助力。

頂林林業生產合作社成立於1948年,主要從事新鮮竹筍及醬筍、脆筍、筍絲等農產加工品、竹材利用加工等生產,因配合政府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政策,輔導社員農民轉型生產有機竹筍及其加工品,成為全國有機竹筍最大的生產單位及產區。農糧署有機農業科長賴明陽表示,合作社位處山林之中,轉營有機耕作生產安全、健康的有機竹筍,又可兼顧山坡地水土保持,是難得的典範案例。

農委會推動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持續以有機(轉型期)驗證及檢驗費用補助、鼓勵學校午餐使用有機食材等政策,支持農民從事有機農業。《有機農業促進法》通過後,除原推動的農糧產業外,更擴大至林、漁、畜等各產業,彼此關聯互為帶動,例如推動有機漁業及畜產,其所需有機飼料來源,就可帶動有機玉米、大豆、牧草的生產;鼓勵林地或林下經濟採有機經營,可拓展有機面積並落實護育山林及生態保育,有助建立有機產業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