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75 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農業李登輝/陳玠廷

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於2020年7月30日辭世,享耆壽98歲。在他將近一世紀的人生歲月中,有著許多予人印象深刻的身分,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民主先生的稱號。然而除了政治人物這個身分,李登輝同時也是一位聞名於世的農經學者。

【尋味農村】千戶傳奇生態農場 高經濟稀罕魚類的養殖專家

一名業務員,因緣際會,投身水產養殖,在低海拔養出高山鱒魚。一個門外漢,努力拚搏,遠渡重洋求教,成功打響鱘龍魚名號。山中,有傳奇,而這則傳奇,對於現在的典哥與花妹來說,不過就是日復一日的──漁人的一天。

從金牌農村到農村領航!以源源不絕的創新,打造農村學習新典範

為了讓世界看見臺灣農村,農委會水保局民國107年起就與地方政府共同合作推動建立每3年1次的「金牌農村競賽」,期望透過長期性選拔樹立臺灣農村典範;同時為了鼓勵對農村有卓越貢獻的個人,也開始舉辦「農村領航獎」,選拔農村英雄,讓更多人看見他們帶動農村向上的故事。

農村美景、好物這裡有!陳吉仲走訪彰化大有社區  感受金牌農村魅力

國內旅行風潮正盛,農漁村深度旅行近來大受國人歡迎,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在水保局局長李鎮洋的陪同下,走訪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欣賞原汁原味的傳統古厝、與年輕世代輕鬆互動,走入田間體驗鴨間稻與生物碳,更陪伴社區長者共進午餐,看見社區藉由產業推動實現在地健康老化的努力及農村再生的豐碩成果,同時也鼓勵民眾使用農遊券與三倍券,以行動支持農村與農業。

善用現地資源、活化農村特色,打造友善農村

農生再生的過程有汗水和無限創意,看全臺各社區如何在水保局的支持下,找出最適合在地、兼顧自然保育與農村經濟共好的模式,創造社區亮點、打造友善農村。

比舊址大10倍多!岡山魚市場告別老、舊、亂 換新厝有3大優勢

魚市場具有形成漁產品價格及快速集散的重要功能,是漁產運銷體系中重要的通路,並提供漁產品集中、維持交易秩序、保護生產者及消費者權益。1964年設立的岡山魚市場,為嘉義以南主要養殖魚類交易場所,也是高屏地區唯一的消費地魚市場,供貨商來自全國各地,交易的漁獲物從養殖、沿岸近海現撈魚貨、進口魚貨到冷凍魚貨都有,銷售市場包括臺南、高雄、屏東地區,是全國養殖漁業最大宗交易平台。

生態友善優先!「生態檢核機制」 開啟工程與自然的對話

「生命原本不需要人去了解,只需要你去愛。」這是1992年由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執導電影《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的簡介,改編自1976年美國作家諾曼.麥克林(Norman Maclean)著名小說。《大河戀》運用優美壯麗的景緻與饒富詩意的自白,描述熱愛釣魚的父子在河域中運用特殊的蠅釣技術(Fly Fishing)釣魚,不僅體會大自然生命規律,河流也成為親情交流、家族傳承價值觀與敞心暢談的重要場域。

【綠主張】帶孩子認識食物!親子共讀綠繪本 讓食育向下紮根

你曾有洗菜時和菜蟲打照面的經驗嗎?面對5元和15元的雞蛋價差,你是否感到疑惑?你知道古老的鏢漁法,其實才是最符合生態的捕漁法嗎?

【尋味農村】白石森活休閒農場 隱身都會半山腰的自然農莊

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花木扶疏、綠草如茵的地方,距離「捷運站」只有十五分鐘車程。而它「彷若天堂般」的存在,卻是一對年近七旬的銀髮夫妻投入大半生、致力有機耕耘的結果。原來,「結廬在人間」可以這樣仙氣;原來,「心遠地自偏」不是神話──用愛灌溉,就能成全。

【無毒農知識+】進口還是本土?簡單5招輕鬆分辨臺灣正宗水蜜桃

每年7月是水蜜桃的盛產季節,在臺灣的主要產區為桃園拉拉山、新竹尖石、臺中梨山等,依據產地及品種的不同,農友會陸續在7月前後開始忙著採收。不過,常有不肖業者拿價格較低的進口水蜜桃,假冒為本土水蜜桃販售。無毒農簡單傳授幾招小撇步,輕鬆分辨本土跟進口水蜜桃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