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75 頁
施放平腹小蜂剋荔枝椿象,減農藥又一兼二顧
原分布於東南亞與中國東南部的荔枝椿象,是臺灣近年無患子科果樹或行道樹的重要害蟲。荔枝椿象除導致荔枝及龍眼落花、落果,還會引起荔枝果實酸腐病,嚴重危害果樹產量與品質。
不只營養還能抗菌,國產蜂蜜用途多
蜂蜜是來自於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外泌液或蜜露,帶回蜂巢經唾液轉化酵素作用、脫水及儲存而來的天然甜味物質。人類飼養蜜蜂,收集、販售並使用蜂蜜。
一年只要養一次,日本保存家蠶種原不費力
近年來,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育逐漸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視,因此,由日本農林漁業部經費支持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NIAS)保存許多農業上的遺傳資源,包括作物、動物及昆蟲等
臺灣水果跨足外銷市場,待提升的採後處理實務
臺灣水果過去長期以日本為主要出口國,隨著與中國兩岸經貿合作發展,中國自2013年起躍升為臺灣水果的第1出口國
【文化鱻事】從塗魠到土魠,再到「石喬假土魠」
土魠、石喬、白腹都是「鯖科」魚類,其中土魠是馬加鰆屬,石喬則是祼鰆屬,兩者其實不同,卻陰錯陽差被混淆。
【有毒植物】外表豔麗卻含劇毒的夾竹桃
記得讀國小時,在教室前方的庭園中有種植 1棵夾竹桃,但當時年紀小且沒有人告知,所以並不曉得它是有毒植物,現在想想,若有學生調皮,摘其葉片或種子送入口中咀嚼,後果真不堪設想。
《HI MAATAW 蘭嶼你好》首映,從營養午餐看到蘭嶼飲食文化變遷
想到蘭嶼,許多人第一個印象是飛魚、芋頭,但其實島上四所小學、一所中學的學生,營養午餐吃的大多是跟臺灣一樣的米飯、蔬菜,遇到颱風、東北季風來襲時,甚至只能吃「戰備糧」
【飽讀好書】誰的「以啟山林」?尚待解決的原漢分界——讀《臺灣文化志》
1925年伊能嘉矩因早年在臺踏查感染的瘧疾復發而逝世。3年後,他畢生研究心血《臺灣文化志》終於問世,不但是全方面的文化百科全書,更有意識地將臺灣放在世界史的格局下來考察,建構出整體性的臺灣歷史民族誌的知識網。
挑戰自己也修復山林,為嘉明湖而揹
嘉明湖是臺灣第二高的高山湖泊,海拔高達 3,310公尺,是臺灣著名的高山景點,每年吸引約 2萬名山友到訪。
花型華美易栽培,桃園場杜鵑新品種亮相
杜鵑花為杜鵑花科(Ericaceae)杜鵑花屬(Rhododendron)植物,英名Azalea。杜鵑花花色鮮豔、花形變化豐富,是十分受歡迎的木本花卉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