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275 頁
香港有機NGO「砷張爭議」,農委會為臺灣米掛食安保證,也籲農友避用生雞糞
近日香港媒體報導,臺灣有三款米的無機砷含量,疑似超過美國及歐盟嬰幼兒食品原料米標準,可能來自栽培作物時使用的糞肥
【菲觀糖事】之七:死守土地,或逃離地獄?種糖也缺糖的矛盾之國
2016年聖誕假期之際,約莫是我在內格羅斯蔗農家裡吃喝的時候,一場大規模逃亡正在呂宋島中部進行:約莫 52名來自民答那峨的季節性工人(sakada)在農運團體幫忙下,偷偷地逃離路易西塔莊園(Hacienda Luisita),之中只有 4名 15到 17歲的青少年,其他都是 60歲左右的原住民,風險不可說不大,然而,除了脫逃,沒有其他離開這個地獄的辦法。
柴油身世全都露,污染來源全現形
2001年迄今,全臺加油站漏油導致土壤地下水污染案件累積有162件,有71件尚在列管中。由於油管多位在地底下,致使污染責任判定常有爭議。
免問甜度與冰塊,茶改場果粉茶讓你方便喝到自然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下稱茶改場)經過2年的研發,將茶葉的部分加工技術應用到蔬果上,成功開發檸檬、山苦瓜及秋葵等果茶粉加工技術。
【女力】都市走進鄉村,不只調適心情,還要創造自己的價值
從外地嫁到鄉村,對於一個都市女孩來說,是個全新而且是未知的開始。從改變生活型態開始,需要調合的家庭生活、全新職場挑戰、甚至是每天要吃什麼,都是新的課題。
有機蔬菜正夯,五金百貨找在地青農成立有機專櫃
近年來,消費者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使有機蔬果躍升為餐桌新寵兒,而林口在地居民最常去的家佳樂生活五金百貨也看好綠金商機,找上在地青年農民,合作推出有機蔬菜專櫃
施放平腹小蜂剋荔枝椿象,減農藥又一兼二顧
原分布於東南亞與中國東南部的荔枝椿象,是臺灣近年無患子科果樹或行道樹的重要害蟲。荔枝椿象除導致荔枝及龍眼落花、落果,還會引起荔枝果實酸腐病,嚴重危害果樹產量與品質。
不只營養還能抗菌,國產蜂蜜用途多
蜂蜜是來自於蜜蜂採集植物的花蜜、外泌液或蜜露,帶回蜂巢經唾液轉化酵素作用、脫水及儲存而來的天然甜味物質。人類飼養蜜蜂,收集、販售並使用蜂蜜。
一年只要養一次,日本保存家蠶種原不費力
近年來,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育逐漸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視,因此,由日本農林漁業部經費支持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NIAS)保存許多農業上的遺傳資源,包括作物、動物及昆蟲等
臺灣水果跨足外銷市場,待提升的採後處理實務
臺灣水果過去長期以日本為主要出口國,隨著與中國兩岸經貿合作發展,中國自2013年起躍升為臺灣水果的第1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