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37 頁
【農地加工】「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草案增小農加工 最快7月上路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農委會已經在「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修正草案中,新增第17條的「小農加工條款」,並規劃好相關配套,如果順利通過立法院審議,最快7月就可以上路,未來農民取得初級加工場登記證明文件後,進入大型通路無障礙,甚至出口到國外,可望協助解決產銷失衡問題。
非洲豬瘟海漂豬第8例現蹤金沙鎮 金門豬隻及豬肉產品暫停外運1週
金門金沙鎮再度出現海漂非洲豬瘟豬屍,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21日在金門縣金沙鎮獅山海灘發現1頭漂流上岸的豬屍,金門防疫所獲報後前往採樣送畜衛所檢驗,24日確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依地理位置判斷應是中國漂來的。發現該豬屍地點周邊半徑3公里內有4家養豬場,但無異常,不過,金門豬隻及其產品又要暫停輸出至少一週了。
【香菇】香菇評鑑不用吃 用摸用聞用看判定冠軍
台中市新社區農會24日邀請菇農舉辦香菇評鑑比賽,賽事也首次移師到立法院舉行,希望透過比賽,讓消費者知道如何判斷優質香菇,評審評鑑香菇的方式包括透過外觀、重量、厚度、香氣、色澤及口感等,有趣的是,口感項目時是用摸的,而不是用吃的來判斷。
水下攝影機掌握投餵時機 AI系統讓蝦肥3成
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團隊23日發表「AI智慧養殖成果發表會」,利用水下攝影機紀錄蝦子活動力及自動噴餌設施,讓蝦子每週可增重3公克,較傳統蝦塭養殖方法增肥3成,目前已有2間蝦場加裝水下攝影機及噴餌設施。未來3年,研究團隊將挑戰戶外養殖場,希望提高水中攝影機的辨識能力,化作養殖戶在水下最銳利的眼睛。
517豪雨災損最後一報 全國農損8842萬元
0517豪雨災情最後一報出爐,農委會彙整各縣市政府回報災情,截至24日傍晚為止,農損金額8842萬元,因鋒面帶來豪雨而出現農業災情的縣市遍及西半部,尤以高雄市農損近2400萬最嚴重;受損農作物第1名為高雄即將收成的一期稻,損失金額3千8百萬;另外,巨峰葡萄被害面積雖然不大,但因價值高損失金額超過1千2百萬。
【520農業盤點】農產品拚外銷 產、銷、官共同合作缺一不可
107年我國農產品外銷54.7億美元創22年來新高,是繼84年56.4億美元及85年54.8億美元之後的歷史第三高,之前尚含豬肉出口達15億美元左右。但在86年發生口蹄疫被列為疫區後,豬肉不能出口,導致農產品出口值銳減。如今在多年努力後逐漸達到之前外銷榮景,令人欣慰。
農業金庫14歲生日許願:整合全國信用部資訊 還要做物流平台
找來農會、青農在銀行大門前擺攤,主管們還挽起袖子步行到二二八公園的捐血車去捐血,農業金庫舉辦這些活動,來慶祝自己的14歲生日。農業金庫的誕生,起於一段痛苦的過去,十多年前基層農漁會信用部不斷爆發違法超貸,逾放比一度超過13%,3百多家農漁會信用部有3分之1逾期放款比例超過15%,董事長吳明敏說,這根本是世界紀錄!政府2005年成立農業金庫,著手處理逾放比亂相,經過14年,現在逾放比降至0.45%。
熱心民眾拾龜通報5成是健康個體 新北動保處籲勿過度介入
時序進入夏季,夜晚的涼風驅走白天的熱意,晚間散步的民眾數量也增加,每年4至6月適逢烏龜產卵季,都市河道、溝渠裡的烏龜也會上岸覓食與產卵,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今年已接獲41件烏龜救援通報,扣除近5成是外來種,實際需要救援的僅個位數,因此呼籲民眾散步時,除非看到外來種烏龜、或有安全疑慮,否則請給牠們空間,勿過度擔憂。
【高麗菜】高麗菜可冰5個月 農試所引進耐貯運高麗菜品種無償授權
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引進國外約40個高麗菜品種,從中挑出「耐貯運甘藍」品種,冷藏5個月後,無論在炒食、生食或加工,仍有一定水準,23日舉辦試吃,讓許多種苗業者對其品質十分訝異,預計2個月內完成無償授權,最快今年就能買到種子。
萬里海邊1天2豬屍 均未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一天之內,新北市萬里區海邊發現2頭豬屍,採樣檢驗結果23日出爐,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檢驗皆為陰性,無非洲豬瘟病毒,目前還沒找到丟棄豬屍的人。豬屍發現地點,一隻在新北市萬里區的野柳港區防波堤,一隻在翡翠灣的沙灘上,新北動物保護防疫處已訪查周邊半徑3公里,發現有2場養豬場,都是10頭以下的黑豬場,已打算這些養完就離牧,雖是廚餘養豬,但廚餘是向合法廠商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