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04 頁
從家雞走向工業化養殖 美味雞肉換來健康的賭注?
隨著人類開始種植並食用榖物,家雞也進入了人類的生活之中。大部分像玉米之類的榖物都缺乏重要營養素,特別是離胺酸和蘇胺酸等胺基酸,但是雞肉和雞蛋卻富含這類必需胺基酸。母雞下蛋時能夠在蛋裡產下人體無法合成的胺基酸,雞的這種代謝特徵在人跟雞的演化過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他們】土團屋兩年三個月,周盟桂的慢樂處
土團屋並不是新型式的建築物,在臺灣田園飲食風潮中,結合手作窯烤麵包與窯烤Pizza的土團窯備受歡迎,更進一步,自然建築與大地共榮的土團屋,就成為環保有心人的新選擇,單車騎士周盟桂在這個領域走得比一般人快一些,他的造屋歷程,有技術、理解法規,以及有個人情調和美學,異乎尋常的很實用。
【讀冊】追求合乎正義理念的飲食活動
毫無疑問,「吃吃喝喝」是人們每日生活最基本的活動,或許就是因為它太過於日常,以致人們經常被忽略,我們的飲食,從來就不是張嘴大啖食物這麼簡單,也不只是關乎到個人身體健康或營養的問題而已,背後牽涉了複雜的社會、政治,抑或環境等有關正義與否的課題。《食物正義》這本書,正是帶領讀者,穿透吃喝表象,進一步思索食物背後的倫理問題。
【綠主張】提升免疫力就這樣吃!營養師教你認識何謂「全食物」
臺灣在歷經幾次重大食安事件之後,添加物潛藏的危害昭然若揭,人們開始興起一股追求天然、不加工的「全食物」飲食取向。本文透過營養師黃淑惠,提供全食物飲食原則與方法,藉由天然食材完整利用,不僅減少料理過程的食材廢棄,更能充分攝取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
消毒正夯!次氯酸水不只為環境滅菌 做為種蛋消毒也有用
家禽產業的成長造就孵化場規模的同步增長,隨之而來的,是種禽及種蛋的大幅增加,因此有許多孵化場是全年連續運作。衛生是孵化場設計及管理的重要部分,必須有良好的衛生才能得到最佳的孵化率與家禽品質。換句話說,對於來自種蛋及1日齡雛禽污染的保護,特別是特定疾病的控制(例如沙門氏菌)在孵化場的運作中,受到極度重視。
農業水晶球:焚風預警水稻避災 光波預測蘋果褐變機率
對於農業生產來說,若能透過科技預測各項可能發生的問題,便能提前著手預先防範,一舉降低農損,更可能藉此提高銷售,像是日本農研機構新開發的焚風預警系統,便可減少水稻災損。另外近期日本也發現可透過近紅外線糖度感測器進一步預測蘋果褐變,兩項技術的運用便是最好的例子。
臺灣特有種土肉桂 改善糖尿病研究分析
土肉桂(Cinnamomoum osmophloeum Kanehira )為樟科常綠中喬木,是臺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北部海拔400~1,500公尺的闊葉樹林中,陡峭向陽山坡尤多。土肉桂根皮味道與錫蘭肉桂、大陸桂皮相近,民間常以其為肉桂的代用品,故又有「假肉桂」之別名,因其特殊肉桂香及精油成分,可作食用香料及醫藥用途,故曾為大量外銷的農產品。
123年後澤珍珠菜再度面世,第一發現者重現追蹤過程
3月26日在臺灣消逝123年的澤珍珠菜,於基隆暖暖公園一處草地上被發現,3月31日論文隨即發表,但與被認為是第一發現者的蘇惠昭毫不相干。發現新事物的激動之情,讓她開始回溯發現的經過,並且像個福爾摩斯般追蹤蛛絲馬跡。
防疫也有好心情!台北花市「花卉玻璃屋」限期6週 美美登場
武漢肺炎疫情當頭,除了各產業受到衝擊,一般民眾生活也隨著疫情的變化受到波及,心情相對緊繃而焦慮。為此農糧署與台北花市特別攜手規畫戶外花卉展示活動,讓民眾趁空閒時外出散心走走,還能觀賞各式美麗花卉紓解壓力,同時也傳遞防疫正能量。
禽流感、食安風暴也打不倒的牧場 靠無抗養殖這帖秘方
全球抗生素約7成至8成用於動物,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最新研究,未來10年內動物使用抗生素比率將急速成長超過60%,這些抗生素可能透過動物排泄物污染環境,接觸到的細菌再產生抗藥性,導致抗生素失去療效,全球多處地表水、地下水依然監測到抗生素殘留,臺灣河川驗出抗生素的消息也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