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農傳媒 第 104 頁
臺灣特有種土肉桂 改善糖尿病研究分析
土肉桂(Cinnamomoum osmophloeum Kanehira )為樟科常綠中喬木,是臺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臺灣中北部海拔400~1,500公尺的闊葉樹林中,陡峭向陽山坡尤多。土肉桂根皮味道與錫蘭肉桂、大陸桂皮相近,民間常以其為肉桂的代用品,故又有「假肉桂」之別名,因其特殊肉桂香及精油成分,可作食用香料及醫藥用途,故曾為大量外銷的農產品。
123年後澤珍珠菜再度面世,第一發現者重現追蹤過程
3月26日在臺灣消逝123年的澤珍珠菜,於基隆暖暖公園一處草地上被發現,3月31日論文隨即發表,但與被認為是第一發現者的蘇惠昭毫不相干。發現新事物的激動之情,讓她開始回溯發現的經過,並且像個福爾摩斯般追蹤蛛絲馬跡。
防疫也有好心情!台北花市「花卉玻璃屋」限期6週 美美登場
武漢肺炎疫情當頭,除了各產業受到衝擊,一般民眾生活也隨著疫情的變化受到波及,心情相對緊繃而焦慮。為此農糧署與台北花市特別攜手規畫戶外花卉展示活動,讓民眾趁空閒時外出散心走走,還能觀賞各式美麗花卉紓解壓力,同時也傳遞防疫正能量。
禽流感、食安風暴也打不倒的牧場 靠無抗養殖這帖秘方
全球抗生素約7成至8成用於動物,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最新研究,未來10年內動物使用抗生素比率將急速成長超過60%,這些抗生素可能透過動物排泄物污染環境,接觸到的細菌再產生抗藥性,導致抗生素失去療效,全球多處地表水、地下水依然監測到抗生素殘留,臺灣河川驗出抗生素的消息也時有所聞。
【無毒農知識+】誰發現了鳳梨、頭尾怎麼分?你可能不知道的鳳梨3件事
鳳梨是臺灣相當常見的水果,無論是單吃或是入菜都深受大家喜愛。而臺灣鳳梨品種選擇也多,像是金鑽鳳梨、釋迦鳳梨、牛奶鳳梨……等等,不僅口感豐富、甜度高、酸度也適中,且營養價值高。不過,說起鳳梨的典故與由來,你可知道是誰發現了鳳梨,更將它帶到全世界嗎?鳳梨的頭部又在哪?為什麼吃鳳梨會有刺痛感呢?這些趣味小知識,讓無毒農告訴你。
【蝗蝗不安】從東非蝗災看蝗蟲如何成為威脅全球糧食安全的災害?/楊正澤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將2020年定調為植物健康年,卻不料2月底東非爆發一場25年來前所未見的嚴重蝗災,大範圍地影響東非30國,當地各國政府甚至公告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與此同時,FAO亦宣布東非蝗災進入橙色警戒。
水下的視界:智慧養殖再進擊 「水下感測技術」成產業優化一大助力
海洋科技包括海域觀測探測科技、海洋資源與海洋資訊網及資料庫建置、海洋防災科技、海洋生物學、水下技術等,其中水下技術是關鍵技術之一。水產試驗所利用水下攝影機,可即時分析水下養殖魚群影像,並研發水下聲學的感測技術,以協助養殖戶及時掌握養殖魚群的數量與大小的變化,提升養殖經營管理效益。
一杯咖啡換一周好蛋!無抗養殖15年「不將就的堅持」
英國去年針對全球73個國家、711條河川進行大規模調查,結果多達6成5的河川被驗出抗生素,更有111處濃度超標,又以亞洲、非洲最嚴重;環境中的抗生素濃度過高,將加速細菌產生抗藥性,當人類受到這些細菌感染,原本有效的抗生素可能失靈,衝擊人類生命安全。
防疫宅經濟發酵? 7招電商銷售訣竅 邁向畜產新商機
面對急速轉變的市場,畜產品銷售勢必要跟著潮流走。過往在實體店面可透過銷售人員的介紹及試吃,可讓消費者瞭解商品、進而購買,然而在隔著螢幕的網路,除了價格外,該如何介紹產品及銷售,讓商品更有溫度,這些都是在進入電子商務銷售前應該要掌握的重點。接下來將整理目前臺灣市場的電子商務特色及發展趨勢,並從中找到畜產品在電商發展的利基點。
蘊藏許多世界新種? 林試所10年研究 揭開臺灣松露的真實面紗
松露被譽為廚房中的鑽石,主要因為價格昂貴,一般售價依品種不同,約每公斤45,000元到150,000元。每年國際市場均會貿易各種松露,其中法國黑孢松露(Tuber melanosporum)雖被公認為是最頂級的松露,惟價格卻是以白松露中的義大利紳士松露(Tuber magnatum)最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