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 image
  • 1880 文章
桂圓

【旬味印象】從龍眼到桂圓,秋日最佳綠葉

關於桂圓,我是從龍眼開始喜愛的。龍眼在臺語裡又分成「粉肉」和「水肉」,一開始不懂得分辨,只感覺有些龍眼香氣四溢,非常甜蜜且令人口內生津,而另一些龍眼則汁水飽滿,才擠開便四處噴濺,吃起來清爽微甜,用飲料糖度來比喻,粉肉的香甜是全糖,而水肉的多汁則是半糖吧。

栗子

【旬味印象】天狗出沒的初秋黃昏,吃栗子磅蛋糕

前往高尾山的電車車程有點漫長,午後陽光映上對側乘客們的臉頰,安靜,也莫名安心。剛剛我們才離開侯布雄位於新宿的麵包咖啡館,可口甜點琳瑯羅列,香氣與外表同樣誘人。店裡宣傳著是番茄的季節、是蕈菇的季節,「是栗子的季節。」甜食控如我,只一心想嚐嚐日本栗的甜香,與臺灣板栗有何不同。差點飽到出不了店門。

無花果

【旬味印象】介於驚奇與好吃之間的無花果

小時候沒吃過無花果,也沒有在市場裡看過,但據農業部資料顯示,無花果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引進臺灣種植,過去我們無緣相見,可能是因為無花果的銷售通路,跟日本製造的冷氣壓縮機一樣稀少……吧?

前幾年友人說他一時興起拿了外國無花果乾煮茶喝,熱水滾後,表面浮現許多小黑點,細看發現是許多昆蟲的屍體,牠們平靜地漂浮著,宛如宇宙中持續發亮的恆星,讓人無法忽視,也像深淵,在日常凝視你。把茶倒掉之後,友人再沒吃過無花果乾,我也已經嚇壞。

【鄉間食堂】手作應景秋日的甜蜜幸福

秋天整日彷彿都帶點淺淺橙黃,透明的,像一枚乾淨濾鏡篩過所見的世界,樣樣東西都看起來特別可口,讓人肚饞。暖涼交替間的不安定,總歸甜食最能沉靜身體與心靈。

運用今秋最佳的三種食材,桂圓、栗子與無花果,我們跟著文學甜點師Jamie江舟航,一起手作甜蜜,無論一個人獨食或一群人分享,皆能感受幸福滋味。

【餐桌上的產地】山頂壯圓:時間換來悠長煙燻香

龍眼在臺灣是有著超過百年種植歷史的古老果樹;被叫作「桂圓」、「福肉」的龍眼乾,在日常生活中亦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廟裡敬神、結婚沾喜、中醫養氣、家裡坐月子,它都是要角。隨時代轉換,家家戶戶門口都有一棵龍眼樹的景象日漸消失,原本以土窯柴焙慢燻而成的桂圓,也逐漸被低價的進口龍眼乾替代。不過,在龍眼的大產區東山,出生龍眼世家的「山頂壯圓」創辦人陳昀鎂,是以成立自家品牌,進而致力異業合作,凸顯臺灣桂圓的獨特。

【餐桌上的產地】林家栗園:阿里山下的綠海膽

溫柔而不過於炙熱的陽光灑落嘉南平原,碧空萬里。車沿臺八二線快速道路經國道三號轉臺十八線,很快來到中埔,轉進嘉一八二鄉道,續行一段,阿里山脈絡愈發清晰,轉眼便抵達了至今已傳承百年、臺灣著名的栗子產地,「林家栗園」。

第三代經營者林志賢說,曾祖父林長成於日治時期從阿里山區帶回種子,先在澐水的山坡地種下中埔第一棵板栗老欉,經長期不斷改良育種,並將枝苗分享給親友與鄉人,逐漸成為今日中埔盛產,光芒奪目的「黃金板栗」。

【餐桌上的產地】光騏果園:無花有機,農產心訣竅

開始種無花果的契機,源於家中在海邊的荒地,為防海水淹沒進行墊高作業,凃清溪因此意外發現附近鄰里種有一株無花果樹,鄰居要他拔一顆吃吃看,「很澀很難吃。不過,隔幾天,我又去堆土墊高,發現有隻鳥在啄無花果。很奇怪啊,那麼澀,鳥怎麼可能會愛吃?我就去摘那一顆鳥啄的果實下來吃,沒想到很甜很好吃。」他眉開眼笑。那顆甜美的果實,讓退而不休的凃清溪自此啟動了無花果農新人生。

黃檸檬冷麵

【百元風味鈔】清涼的靈感:黃檸檬冷麵

女兒自從在拉麵店吃到日式萊姆冷麵以後,就整天吵著要吃冷麵。一份冷麵要價三百,這樣吃下去怎麼得了,只好自己做。

日式冷麵與臺式涼麵不同,臺式涼麵是乾拌麵,鹼麵燙好放涼以後,拌上醬油、麻醬食用;嘉義的涼麵則會加入白醋(美乃滋),多一分酸甜。而日式冷麵的重點是爽口的柴魚醬油高湯。燙好洗過的麵條,浸泡在高湯之中,加入檸檬切片和檸檬汁,吸一口麵,輕快得要唱歌。

採江浙作法的中式牛排,讓我體驗到不同於西方論述下的牛排,風味也相當棒。

【飲食身世錄】中式牛排的魅力

吃到那塊全熟牛排時,我吸了一口氣,牛肉像貝柱那樣一絲一絲,外層的邊角挺直焦脆,內層保有柔軟質地,咀嚼時泌出中式滷汁的醬香,同時保有粗獷牛味,滋味、香氣竟如此迷人,嚼著、嚼著捨不得吞下,即使在口腔中多停留一下下都好。許多人吃大餐是因為一些值得慶祝的事,例如,生日或紀念日;而對不少人來說,牛排最能代表隆重感,因此牛排館一直有穩定的客源,西餐廳的套餐主菜也少不了牛排。然而對我來說,牛排是最不期待的主菜。

不想在家裡烤,倫敦人也愛上土耳其餐廳吃土耳其肉。

【異鄉人英式餐桌】戶外燒烤

夏天的英國日照時長,到了晚上九點、十點天還不會黑,雖說許多人抱怨倫敦的天氣差,但比起臺北,我倒覺得倫敦的天氣還算客氣,夏天時經常是風和日麗的藍天白雲,再怎麼樣熱,對以前在臺中讀書、租屋沒冷氣的我來說都是小菜一疊。

夏天一到,英國各大超市開始推出燒烤組合,說明了夏日的英國,是個燒烤的季節。走在路上,傍晚各處的後院都會傳出炭烤香配上動感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