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齡小鎮裡住著老靈魂,新世代撐起的老店新氣象

稻農林家良與蘆筍農林雅香、陳台生

稻農林家良與蘆筍農林雅香、陳台生(由右至左)務農之餘也舉辦食農教育活動,領人認識土庫的農業。

文字/廖詠恩 攝影/黃毛

從高鐵雲林站驅車15分鐘,便抵達位於雲林縣中心的土庫,比起隔壁因糖廠聞名的虎尾,土庫像是低調的退隱明星,隨處都是開業超過一甲子的老字號──製麵廠、榨油廠、眼鏡行……,它們以父輩傳承的技術為經,新世代的創意為緯,交織成老店新氣象;還有見證臺灣罐頭奇蹟的白蘆筍園,以及凍漲30年的銅板麵包店,也難怪青農兼土庫導覽員林家良如此形容:「土庫是一個凍齡的小鎮。」

初春的稻田剛插完秧,林家良走在田邊小徑上,介紹他手上關於土庫的計畫案,邊說邊捲起牛仔褲,不一會兒就下田開始撿拾福壽螺,他像是從沒離開過土庫那樣,嫻熟地在農事與地方事務之間轉換身分。

實際上林家良與多數農村小孩一樣,出社會後就到外地工作,幾年後遇上金融海嘯被裁員,多數人眼中的衰事對他而言卻是人生的轉機,「都市的生活我真的不習慣,畢竟土庫養我長大,所以我回到這裡。」

外地的生活經驗也啟發他換一個視角回望故鄉,「2011年我送我自己一個禮物,環島走遍臺灣的319個鄉鎮,每個鎮都有它的特色,我也才發現土庫有很多人家不知道的地方。」

林家良2014年返鄉後四處奔走,登門拜訪在地店家,土庫鎮有馬光與土庫兩大聚落,家在馬光的林家良曾因地緣遭到冷眼相向,「有些土庫街上的人會覺得我是馬光人,不願意理我。」幸好仍有店家被他的熱情與殷勤打動,「像是金琴麵包,我去了很多趟,他們都說不需要,再去兩、三次,他們就慢慢認定我了。」

由明星作物與龍形老街撐起的榮景

清代時,土庫是鹿港通往北港、臺南的必經之地,再加上主祀媽祖的土庫順天宮香火鼎盛,廟前的土庫第一市場買氣暢旺,以紅磚鋪成的土庫老街(今中山路)據說是仿造龍形所建,除了蘊含人們對吉祥發達的渴望,S形的設計還可削弱雨水沖刷的力道,兼具實用性。

藝術家楊英風戰後初期造訪土庫時繪製的土庫中山路
藝術家楊英風戰後初期造訪土庫時繪製的土庫中山路,尚未拓寬的老街僅1.5公尺寬,且明顯呈S 型。(圖片出處/《豐年》雜誌第5卷第18期)

一間間磚頭與木材混合的街屋沿著老街兩側毗鄰而立,行走其間,不時聽到碾米廠與油車間隆隆的作業聲。順成油廠第三代王偉盛曾聽長輩描述土庫榨油業的盛況,「早期這邊是花生的大產區,日據時代有六、七十家油廠,全臺灣花生油的開盤價是在土庫開的。」

日本時代鄰近的虎尾蓋了糖廠,變得日益繁榮,土庫相形沒落。在多次水災與火災的摧殘下,老街建築變得脆弱不堪,1962年街道實施拓寬工程,兩側房屋整修重建,形成今日的樣貌。

戰後的土庫除了稻米、花生外,又多了一項明星作物──白蘆筍。1950年代蘆筍被引進臺灣,加工製成罐頭外銷,賺取大量外匯,彰化以南的西部農村廣泛種植,土庫也不例外。林家良回憶:「小時候整條路上都在洗蘆筍,每戶人家客廳都有一個很大的水泥池子。」

1986年韋恩颱風襲臺,氣象局發布三次颱風警報,臺灣西部遭到重創,「很多房子的屋頂都被吹走了,我跟爺爺把神桌推到門口抵著門,讓我坐在上面,但風還是一直吹進來。」

風災毀損的農地需要半年復原,而且當時臺灣經濟起飛,農村人口外流,種植採收需要大量勞力的蘆筍產業隨之沉寂,到都市討生活的人更是一去不復返,直到近年才出現如林家良這樣返鄉務農的人。

1948年創立的金茂利鐘錶行已有第三代返鄉繼承經營,店頭古樸的招牌暗示著它悠久的歷史。
1948年創立的金茂利鐘錶行已有第三代返鄉繼承經營,店頭古樸的招牌暗示著它悠久的歷史。

種米養牛 重現古早農家的耕牛文化

「小時候我爸凌晨5點就起床種田,小學開學那天我6點多被挖醒,被他用野狼125載去插秧。」如今,兒時耕耘的田依然種植水稻,不一樣的是,林家良採用友善種植,「我請秧苗場不要用一般秧苗會使用的化學消毒,採收時也跟慣行的分開採收。」

因為沒有施灑除草劑,林家良三分半大的田地上,有許多燕子盤旋覓食,夏冬兩季還有螢火蟲飛舞,他語帶驕傲的補充:「這裡還有黑翅鳶,從金門飛過來的保育類動物。」

他對動物的愛從野生動物,擴及得為牠把屎把尿的家畜。幾年前在彰化溪州養牛耕田的青農高一鑫來電,問林家良願不願意收養耕牛,他一口答應,就此開啟養牛之路,現在他家門外的空地上,正放養著他的第三頭牛。

林家良與牛
林家良共收養過三頭牛,前兩頭已自然老死,這是第三頭牛「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