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豐年雜誌
1951年7月15日,《豐年》雜誌發行創刊號,距離今日已70年,「豐年社」這個臺灣最老牌的農業媒體,誕生及延續70個寒暑年頭,見證及記錄了臺灣農業的發展歷史,當初的創辦人許伯樂(Robert B. Sheeks)已99歲,他仍以「豐年社」的一員自居,期待今年能來臺參加「豐年社」70週年社慶,雖受疫情所阻,但他熱愛豐年社的初心如一。
1951年7月15日,《豐年》雜誌發行創刊號,距離今日已69年,「豐年社」這個臺灣最老牌的農業媒體,誕生及延續69個寒暑年頭,見證及記錄了臺灣農業的發展歷史,當初的創辦人許伯樂(Robert B. Sheeks)已98歲,他仍以「豐年社」的一員自居,期待明年能來臺參加「豐年社」70週年社慶。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養豬頭數調查報告》,截至2018年11月底,臺灣養豬戶數以屏東縣23.62%為最多,其次為雲林縣16.75%、彰化縣9.49%、臺南市8.88%、高雄市6.85%;飼養頭數則以雲林縣27.38%為最多,其次為屏東縣22.65%。
城市樹木與我們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並擁有遊憩休閒、景觀美學、減少噪音等好處,然而用於綠化的林木及行道樹若維護管理不當,則影響民眾安全及景觀感受甚鉅。若能建立正確認知,便能守護林木健康,監督公部門及相關業者是否善待都市林木,使其發揮多重效益,提供我們健康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處於21世紀的今日,人口逐漸增加並往都市集中,與人類關係密切的是生活周遭的都市林,即公園、社區綠化的林木及行道樹,這些樹木讓我們切身體驗景觀美學、遊憩休閒、淨化大氣、調節氣候、減少噪音和土壤沖蝕、提升生物多樣性等多重效益。用於綠化的林木及行道樹的維護管理,影響民眾安全及景觀感受甚鉅,而樹木修剪便關係著林木健康,遂成了大眾關心的議題。
一度他種植傳說中的臺稉九號並秘密流傳著,幾年來都想著要吃這款很難買到、營價值又高,甚至傳說可以抗癌的臺灣米,趁剛收成的時機,帶著一定能買到的心願去苑裡精米所,主人江申豐卻說,今年沒種啊,因為實在太難種了。電影圈的人形容他半農半影,剛開始大家以為他回家種田是因為電影圈太難謀生,聽他解析自己的人生狀態才明瞭,其實他必須拍電影賺錢維持生計,才有餘裕經營這個看天吃飯的古老職業,所以問他是專業的農夫嗎?江申豐無奈地指陳,何止是農夫,他的農活從生產到銷售必須一手包辦,甚至倡導食農教育的分享活動,凡事都無法置身事外。
2012年5月,吉哈拉艾由花蓮縣政府文化局依《文化資產法》正式登錄為「吉哈拉艾文化景觀區」。獨特地景和阿美族部落的傳統文化,順應大自然的經營模式,孕育出百年來從未廢棄過的水圳與梯田,為動物和野草保留一塊淨土。而看似自在簡單的田間生活,並非渾然天成。如何在人民生計與自然之間取得平衡且永續,每一步都考驗著眾人的智慧。
近年來,以微生物做為生物防治或增加肥效已成為顯學,微生物肥料或生物農藥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市面上對於微生物做為植物保護資材的接受度也日益提高。同時,政府對於微生物製劑的補助也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只要是列於補助名單之國產微生物肥料及生物防治資材品牌產品,農民即可以半價購得該產品,進而達到友善環境與適度施肥的效果。
對於再生能源業者而言,較不願意投資小規模養豬場發展沼氣發電,導致小規模養豬場即使自行設置沼氣發電設備,大多為自用,而無法售電。儘管臺灣較大規模養豬場不到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設定2019 年沼氣發電豬隻達200 萬頭,2020年將達250萬頭,2017年12月底,臺灣已有43場養豬場投入沼氣發電,飼養頭數約37萬頭。小規模養豬場雖然易發展沼氣發電,但仍有業者整合區域資源,將豬糞尿轉化為可利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