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回娘家

文字/陳吉仲、黃金城、胡忠一、林華慶、張致盛、王仕賢、艾群、盧虎生、董時叡、林彥蓉、陳美惠、楊懿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 陳吉仲

1951年7月15日,豐年社在農復會與美國新聞處的共同支持下成立了。70年來,豐年社致力於農業傳播領域的耕耘,所發行的《豐年》、《鄉間小路(農業周刊)》是國內歷史最為悠久的農業刊物,陪伴了如同我一般出身農家的子弟、一代又一代的農業人走過無數寒暑,也是許多民眾接觸農業、認識農業的第一本書。

超過一甲子的發展,豐年社不僅是一個專業成功的出版事業,更以農業推廣、政策溝通的角色,見證了臺灣農業與農村環境在過去70多年來顯著的變化,許多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時刻,都有著豐年社的身影。當中,無論是有系統地將學術、試驗場域的創新技術推廣予農民知曉、應用;或是將國際間最具前瞻的資訊、趨勢引介進國內的知識傳遞,乃至於在不同階段各種農業政策推動的過程裡,豐年社專業的形象始終是政府與民眾最佳的溝通橋梁。

回首過去,感謝豐年社自許伯樂創辦人、藍蔭鼎社長及楊英風編輯以降的歷任工作同仁,是你們無私的奉獻,為臺灣社會打造豐年社無數有形、無形的珍貴資產,為每一段臺灣農業發展歷史留下美好的圖文紀錄。展望未來,臺灣的農業已經開始走向全民共同參與的嶄新階段,期盼豐年社能夠在過去豐碩的基礎上開創食農教育者的角色,一同為臺灣的農業轉型、永續社會、城鄉共好繼續奮鬥下一個里程碑!

祝福豐年社,生日快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 黃金城

欣逢豐年社成立70週年,值此難能可貴之歡慶時刻,特申祝賀之意。多年以來,貴社肩負農業知識資訊蒐集傳播及協助農業政策宣導,搭起政府與農民及民眾間溝通之重要橋梁,貢獻良多。近年來國際間往來頻繁,我國農業面臨許多動植物疫病與災害挑戰,包括非洲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牛結節疹、秋行軍蟲、荔枝椿象等,而值此網路媒體發展迅速的時代,快速正確之資訊傳播對防疫尤其重要,在此感謝豐年社一直以來擔任此重要角色,協助農委會共同強化全民防疫意識,使我們能順利推動各項防疫措施。今後至盼貴社能秉持過往優良傳統,與時俱進,持續擔任政府與農民及民眾間重要溝通平臺,共同為我國農業發展,再創下一個70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署長 胡忠一

《豐年》創刊於1951年,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農業雜誌之一,豐年社創立70年來,肩負農業推廣的重任,持續推展政府農業施政理念,傳遞深入淺出的農業知能與技術,讓大眾了解,進而參與關心農產品的產銷資訊、糧食安全、農村與生態環境、農業發展議題等。

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各地升溫與蔓延,至今仍對全球各產業衝擊嚴峻,在疫情下,臺灣各項農糧產業,亦面臨不同程度的衝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配合疫情變化及農民需求,推動各項紓困措施協助農民度過疫情挑戰,並藉由振興方案改善農產業體質、開拓新通路,逐漸化危機為轉機。

農糧署持續推動各項農業措施,期創造永續的農業環境,讓消費者吃得安全、安心,以強化臺灣農產品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為目標,與豐年社長期以來持續發揮農業資訊傳播、推廣能力,做為臺灣農業媒體的先驅角色不謀而合。未來農糧署將賡續精進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積極推動各項措施,打造強本革新的新農業,期望與豐年社共勉俱進。今年適逢《豐年》70週年重要日子,在此深切祝福陪伴臺灣農民與消費者共好共榮的豐年社,牛兆豐年,70有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局長 林華慶

《豐年》是最接近農民的雜誌,創刊之初,便以「農民之友.生產之道」為發行宗旨,時至今日,報導的內容不僅著眼農業的生產問題,也關注農業發展相關的各項議題,持續提升報導的深度與廣度,讓讀者了解新世代農、林、漁、牧的生活、生產與生態。在數位化與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豐年》作為專業性刊物,同樣與時俱進,既有著70年光陰的沉澱與淬釀,也帶來多元呈現、多元觀點,內涵亦更為豐富。

這兩年,我有幸擔任了《豐年》專題報導「後盜伐時代來臨!」、「展讀島嶼里山學」及「竹夢臺灣」的客座總編輯;也很高興透過今年初的專訪,跟讀者分享林務局近年積極推動的各項政策及其理念,包含國產木竹材產業與森林永續多元經營、防範盜伐的策略、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制度、提升森林育樂場域品質、精進人與野生動物衝突防治措施等,透過《豐年》細膩的報導與梳理,有助於臺灣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境界。

《豐年》不只是一本與農民溝通的雜誌,更扮演傳遞農林漁牧知識的積極角色。在資訊爆炸的年代,期許《豐年》秉持初衷,以專業精神追尋問題與解答,繼續給讀者最深入完整的報導及獨立思考的方向。最後,祝《豐年》70歲生日快樂!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署長 張致盛

我在民國五十幾年、還是小學生的時候,就有看過《豐年》了,那時年紀還小,不懂農業,最有興趣就是劉興欽的漫畫,以及笑話單元,每一期都看得津津有味。就讀農學院時,《豐年》成為我最佳的知識來源,以及科學研究的基礎,那時我經常參考豐年刊登的農業技術文章,甚至我寫論文,最常引用的一篇文章,就是康有德老師民國63年在《豐年》發表的「葡萄一年三收」,這篇文章刊登在《豐年》24卷第7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後來我到臺中區改良場工作後,也非常期待自己的文章能夠在《豐年》發表,因為能夠登上《豐年》,代表文章品質被肯定,因此我們只要有新育成的品種、新研發的技術,希望讓農民知道,就會投稿到《豐年》。

對我個人來說,小時候,《豐年》是很好的兒童讀物,求學的時候,《豐年》是我專業技術的最佳參考書,後來我寫科學報告,需要了解臺灣產業發展歷程,《豐年》也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因為臺灣農業新的發展技術,都是刊載在《豐年》。而在我到漁業署等不同單位服務後,《豐年》更成為我們和民眾溝通政策的最佳平臺;可以說在我人生不同階段,《豐年》都是我最好的夥伴。

近年《豐年》編排上、風格上變得比較活潑,題材也更多元,例如漁業署推動刺網實名制,《豐年》製作專題,達到很好的政策溝通效果,在產業行銷上,《豐年》也讓臺灣的農產品更廣為人知。很高興看到《豐年》與農民攜手走過70年,期待《豐年》邁向下一個70年,能夠繼續扮演臺灣農業與各界溝通最好的橋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處長 王仕賢

《豐年》雜誌70歲生日快樂!!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為降低氣候不穩定對農作物生長影響及極端氣象事件的衝擊,越來越多農民興建溫室投入設施栽培,筆者有幸於2017年受邀擔任設施栽培主題的客座總編輯,與讀者分享溫室興建、作物選擇、栽培方式與財務規畫等環節。

傳統農業隨著時代的推移,由勞力密集逐漸朝向知識經濟轉型發展,農委會自2017年起推動智慧農業計畫,鎖定十大領航產業建構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體系,其中也納入農業設施產業,開發內容涵括設施省工設備、植株感測技術、場域聯網環控、病蟲害自動辨識、設施設計與維護技術專家系統等,此外也導入「智慧農業數位分身」專家系統,對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與建立環控操作的數位分身模型,期結合農民經驗與人工智慧的新一代智慧溫室,帶動農業數位轉型。

豐年社成立於農業蓬勃的1951年,相信比現在多數的讀者都還要年長,作為臺灣農業媒體的先驅,一路伴隨著臺灣農業走過以農立國、以農養工的黃金時代,進行農業知識的傳承,現今臺灣農業正走在資訊化、數位化、精準化的道路上,期許豐年社以農業知識的傳播者與推廣者之姿,繼續陪伴臺灣農業走過轉型升級之路。

國立嘉義大學校長 艾群

臺灣以農為本,農業穩定人民生活、開創經濟發展及維護生態永續,民國40年起,豐年社出版臺灣歷史悠久且深入農村的農業雜誌迄今70年,記載著臺灣農業、農民與農村間問題,自《豐年》雜誌創刊,配合知識經濟陸續出版《農業周刊》、《鄉間小路》及「豐年叢書」系列刊物,在時代科技的推波助瀾下,也從平面宣傳走向數位傳播,以「農傳媒」報導農業資訊,超過一甲子的歲月,與時俱進提供農民專業新知,改善農業生產,進而提高農民所得,對臺灣農業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嘉大深耕農業立校百年,長期以來也透過《豐年》雜誌將農業新知及技術發展傳遞到各角落。近來臺灣農業面臨環境氣候變遷、農村人口老齡化、勞動力降低、食安食農及生態永續經營等困境,為協助政府及農民解決問題,嘉大成立智慧農業研究中心,推動智慧農業科技發展;食農產業及科普菁英教研中心,開設安全食農學程及食農產業管理學程,培育國家農業專業人才;設立無人機考場,協助政府開設農藥代噴技術人員培訓課程,為臺灣農業、農民與這片土地善盡社會責任,嘉大與豐年社並肩走過臺灣農業70年,伴隨並紀錄臺灣農業的發展,神農大道因之藏存,群謹祝豐年未來筆耕不輟,社運昌榮,襄助桑梓祥泰繁榮。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盧虎生

豐年社70歲了,她的年紀已涵蓋了我至今的人生。自幼年起,常隨父親到農會辦事,一旁等待時農會茶几上看到的經常就是《豐年》,封面故事及易讀的內容至今依然印像親切,或許也種下了我走上農學之路的種子。大學進了農學院,系圖書館閱讀區最常看的也是《豐年》,內容依然平實親切,更充實了我對鄉間農村人事物的理解,也體會到農業科技與推廣間的連結。我一路由研究所、留學、回到學校教書及研發,《豐年》也一路變身,生出了農業週刊、鄉間小路、農家要覽⋯⋯,更進化到了電子數位傳播平臺的農傳媒,確實令人按讚!現在的豐年已是我教學的重要參考元素,我也由讀者不時地轉換成寫稿或受訪的作者。豐年的內容由生產、生活、走向了生態永續,現在的豐年社已是具有現代化數位能力、對臺灣鄉村發展具重要影響力的社群媒體平臺了。

對我而言,豐年社的內涵歷程切切實實地反映及記錄了臺灣農村與農業超過一甲子的改變與進展,她的內容依然是難得地樸實親切。預見臺灣人口迅速下降的未來,鄉村農村社會也會有相當的衝擊,期待豐年社能一本初衷、鏈結科技,以及社會經濟於鄉村農村間的互動與提升,帶動臺灣整體的健康發展。

「繼往開來、任重道遠!」正是我的期待與祝福。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副院長 董時叡

豐年雜誌成立70年了,孔子所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用在描述《豐年》雜誌的定位,其實是很恰當的。

對於我這一嬰兒潮世代的人來說,《豐年》雜誌就是臺灣農業推廣史的重要代言人,她見證了臺灣農業的興衰起落,忠誠紀錄了農民的血淚和歡呼。而就農業推廣者的角度來看,《豐年》雜誌和其工作者就是很樸實不懈的推廣者,沒有誇浮的言語,也沒有激情的情緒,僅是平實地描述著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忠誠地論述著農村和農業的過去和未來。

隨著臺灣農業結構的變化和農業人口特性的改變,加上數位傳播科技的日新月異,我這一代的農業推廣工作者,對於農業環境變化,其實是有點拙於因應,心裡更是五味雜陳,我相信《豐年》雜誌應該也感受到很大的調適壓力。

未來的臺灣農業,年輕一代,不管是X、Y、Z世代,都將慢慢接手成為主力,數位傳播和新媒體的時代已是無法避免。我期許,也相信《豐年》雜誌透過農傳媒等平臺的轉型,會與這個潮流順利接軌。

70年了,《豐年》雜誌的報導主題確實已經可以隨心所欲,但是對於推廣農業的初心,是不會踰矩,而是超越過去、飛越傳統的。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副主任暨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林彥蓉

品種是農業的基石,好的品種可以解決飢荒、使農民獲利、朝向永續農業。由種子和種苗產業延伸的農業相關產業產值達10倍之多、再延伸的農產品產值達100倍之多,因此,種苗產業是國家重要經濟命脈之一,也是臺灣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新品種的育成與時俱進,面臨氣候變遷、友善環境栽培、全球化供應鏈、多元化農產品加工利用等等,新品種的特性一直推陳出新。即時因應市場需求或開闢新品種的市場,育種方法從基礎理論提升育種效率、縮短育種的時程。近一、二十年來,分子輔助育種廣為公部門和種苗公司應用,源於DNA分子標誌不受環境影響,在傳統人工授粉的雜交族群,透由基因型選拔,大幅提升育種的選拔效率,縮短育種時間。而臺灣,在農委會和科技部的研究經費支持下,大學師生協同農試改單位、種苗業者,應用分子輔助育種選育出許多新品種,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

《豐年》雜誌是臺灣歷史悠久、最知名的農業雜誌,洞悉臺灣甚至國際農業發展,扮演臺灣農業永續發展重要推手。於2020年11月專刊「進擊中!作物育種4.0遺傳工程技術如何打造韌性農業」,報導最新的育種方法。品種改良和育種的競賽將是奠基於作物基因體,善用分子育種技術(分子標誌輔助選育、基因編輯),結合影像判別的高通量表型分析,以達到精準育種;若能納入作物模式於育種,大步邁向智慧農業和韌性農業。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 陳美惠

從1951年《豐年》創刊至2021年,豐年雜誌70歲了,這是臺灣歷史悠久的農業雜誌,見證臺灣農業萌芽、成長、茁壯與蓬勃發展的各個階段,尤其面對農業永續發展的新時代任務,我們可以看到雜誌的功能任務,因應著農業發展需求持續的調整轉變,與時俱進,至今仍是農業界認同,具備良好口碑的農業專業雜誌。一路走來,為農業、農村、農民擔負教育推廣的初心不變。

農業除了要解決生產與銷售問題,對於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也息息相關,農業文化更會深深影響一個地方的地景樣態與風土性格。因此保存和維護農業生物多樣性、知識體系、食物和生計安全及傳統農業文化,已是國際間共同的信念,目前里山倡議是新型的農業概念,其核心在保全「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更加印證了農業在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農業的價值需要被認真看待,期待《豐年》結合新的趨勢,尋找新的農業機會,例如混農林業、林下經濟、智慧農業,同時更加關注傳統農業跟現代科技的結合,倡導農業在環境永續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新時代使命。同時,主動出擊,協力各界看見農業發展問題,也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法,讓《豐年》成為匯聚農業、最具特色的討論集合。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 楊懿如

《豐年》是一份臺灣本土的農業雜誌,從1951年發行以來,一直以提供農業新知,從事農業推廣及教育為主要目標。但什麼是新知呢?在不同年代,社會環境不同,定義也可能不同。在1970年之前,臺灣還是農業社會,能增加農業生產的技術是新知。1980年之後,臺灣已進入工業社會,也感受到環境遭到汙染及破壞後,對人類健康所造成的影響,生態保育逐漸受到重視。從1990年後,豐年社也提供生物多樣性保育新知,因為農業和生物多樣性息息相關,品種改良奠基於遺傳多樣性,健康的作物仰賴物種及生態系的多樣性;生態系統具有提供營養鹽及土壤、調節氣候、水土保持、供給食物、創造文化等價值,都和農業的永續發展有關。

而在2021年《豐年》雜誌發行70年時,正值COVID-19肆虐全球、改變人類生活之際,人們也開始思考如何修復地球,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臺灣是地狹人稠的島國,永續的農業生產,有賴健康的生態環境。但臺灣的生態環境長期面臨棲地破壞、過度利用、人口過多、汙染、外來入侵種、氣候變遷等壓力,減輕這些壓力,才能保障農業發展。期待《豐年》雜誌能繼續向前行,帶給全民更多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新知,走向與自然友好、享用健康農產品的後疫情時代。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