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苦瓜雨後復耕 農改場根系通氣六步驟可救回9成植株

梅雨季連日降雨造成農田浸水,苦瓜根系往往因浸水缺氧萎凋腐敗,農民卻以為是感染蔓割病、疫病所致,復耕急著噴藥殺菌或補充肥料,仍無法挽回全園陣亡。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以恢復根系通氣性、導入有益微生物的復耕技術,可有效救回9成以上植株健康,降低苦瓜損失。

新聞
梅雨季結束 農水署:全臺二期作可正常供灌

隨著梅雨鋒面北抬,今年梅雨季可說已告結束,但因5月底以來梅雨鋒面及西南季風降雨有效挹注水庫集水區,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今(30)日表示,7月全臺二期作可正常供灌。

新聞
梅雨救援一期作解旱 農水署:攔河取水灌區二期作也沒問題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蔡昇甫今(7)日表示,全臺一期稻作用水過關,並且可確定以攔河取水為水源的灌區,包括北北基、宜花東、高屏及投彰雲等地區二期作也沒有問題;至於水庫灌區的嘉南地區,農水署將視後續降雨、水庫蓄存情形,決定供灌策略。

新聞
中南部水庫難解渴!氣象展望3、4月雨量偏少機會大

氣象局今(23)日發布3月至5月氣候展望,3、4月的降雨預測依然不樂觀,雨量以偏少至正常的機率較大,氣象局指出,過去幾年,原本5月報到的梅雨季有延後情形,目前還無法掌握未來大規模降雨發生的時間,但可預期中南部3、4月仍是處於缺乏降雨的狀態。

新聞
豐年雜誌「極端氣候灌溉學」入圍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

2018《全球華文永續報導奬》今天公布第二屆入圍作品名單,共計95件入圍,其中豐年社出版的《豐年雜誌》5月號封面主題「極端氣候灌溉學」,探討臺灣如何在旱澇不均的氣候變遷下,更有效利用水資源,獲評審肯定,入圍專業組平面類。

新聞
下雨免驚有天災救助,農委會呼籲農民等稻穀成熟再收割

不過目前公糧庫存已有60萬噸,尚未包含今年一期作,這些公糧如何消化?農糧署指出,主要供應給國中小營養午餐、軍糧、外銷,若放置較久超過3年則會當成飼料。

新聞
蚊子麥擱來!災後復原別忘了清積水容器

6月初的梅雨鋒面帶來強降雨,造成部分縣市嚴重淹水。今年雖尚未確診本土登革熱案件,但高雄市到6月3日為止,已傳出有2例高度疑似個案,目前進一步確認中。水退的同時,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病媒蚊容易滋生,衛福部疾管署呼籲民眾嚴防登革熱發生。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請分享給有需求的農友:如何申請農損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

總統蔡英文與農委會主委林聰賢4日訪視雲林農業災損地區,農委會當日下午公告6縣市為農業天然災害救助的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地區,6月8日也新增公告高雄市4區。農傳媒整理相關資訊如下,供農友參考。

新聞
梅雨鋒面過境全台,災後防疫三步驟「清潔、清除、消毒」要注意

近日梅雨鋒面過境,豪雨成災,造成部分地區淹水或積水,疾病管制署提醒,民眾於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務必作好個人防護、注意飲食衛生,並落實「清潔、清除、消毒」防疫三步驟,遠離傳染病威脅。

新聞
豪雨災後復原,農友可以這麼做

今年最強梅雨鋒面帶來驚人豪雨,農田滅頂、作物水傷、溫室進水等災情不斷傳出,然而豪雨過後,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可能引發第二波的作物疫病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