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水庫難解渴!氣象展望3、4月雨量偏少機會大

氣象局預期未來一季雨量偏少機率較大。(圖片來源/氣象局FB)

自從去年颱風季沒有颱風襲臺後,中南部的秋冬季節都處於缺水狀態,水庫蓄水量不足,導致連續3期作停灌,氣象局今(23)日發布3月至5月氣候展望,3、4月的降雨預測依然不樂觀,雨量以偏少至正常的機率較大,氣象局指出,過去幾年,原本5月報到的梅雨季有延後情形,目前還無法掌握未來大規模降雨發生的時間,但可預期中南部3、4月仍是處於缺乏降雨的狀態。

氣象局指出,目前赤道太平洋中部與東部的海洋與大氣結構,呈現逐漸減弱的反聖嬰形態,預估將在夏季回到正常;由歷史資料分析顯示,反聖嬰隔年3月的臺灣西半部雨量可能偏少,2000年後的3至4月雨量及雨日呈現偏少的特徵,因此,氣象局依據最新資料研判,今年3至4月的雨量為偏少至正常。

原本慣例5月會進入梅雨季,近年則有梅雨季往後延遲的情形,但不論梅雨季是否延後出現,3、4月仍是中南部的枯水期,就看大氣條件是否有機會讓西南風增強,及早獲得降雨,不過,目前看來條件並不明顯。

(圖片提供/氣象局)

過去不同的反聖嬰年份對臺灣的影響程度或有不同,且氣候預報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氣象局表示將持續滾動更新預報資訊,提供各級水資源調配單位做為抗旱應變決策參考。

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上周出現,臺灣今年能否盼到帶進降雨量的颱風?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說,冬天或春天在太平洋生成颱風是正常的,只是數量很少,真正的颱風季還是要等6、7月以後,氣象局將在6月大氣變化明顯時才會公布颱風數量預測。

去年底至今年初連續幾波寒流,導致部分農作物及水產品受到寒害,氣象局統計今年1月上旬至中旬的氣溫偏低,寒流天數8天,多於1991年至2020年氣候平值的5.3天,但呂國臣表示,今年寒流天數並沒有很特別,早年冬季寒流常有多達十幾二十天的情形,只是現在因為全球暖化,使得寒流天數減少,但在極端氣候影響下,霸王級寒流還是有發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