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冷鏈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7日應邀至立法院專案報告開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對養豬產業影響及政策配套措施,陳吉仲表示,百億養豬產業基金的中長期計畫本月就會報行政院審查,8大項目中以推動屠宰場現化代及肉品冷鏈升級的補助經費46億元最多,其次為28億元保障豬農收益穩定產銷。近期還將預告屠宰場HACCP指引,已有23家業者表達建置符合HACCP畜禽屠宰場的意願。
農委會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客製化國際保鮮物流中心第一期廠房新建工程」5日舉行開工動土典禮,農委會預計投入5.74億元經費,興設南部最大冷凍自動倉儲,為農科園區打造冷鏈處理及物流能力。
俗諺有云:「第一作冰、第二作醫生」,即諷刺業者只用水冷凍成冰就能賣錢,實在暴利。而冰的發明與普及,對漁業發展可說是至關重要。由於冰的熔點是0℃,碎冰再加上漁用粗鹽,即可用於冷藏捕撈上船的漁獲物,維持魚體保鮮度到返港為止。沿海漁業興盛時期,每逢旺季漁船出海總是滿艙滿載,致使冷凍漁獲物所需的漁用冰常常供不應求。
水產品捕獲後品質劣變之發生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其劣變速率卻是可以低溫控制與透過良好的作業而使其減緩或降低至最低程度,因此全程保鮮是必要的,即從捕撈(源頭)至消費者(餐桌)。
近年農委會積極規劃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其中水產品因其易腐的特性,在遠洋漁業、近海捕撈及養殖產業各面臨不同的冷鏈保存與產銷問題,24日台灣水產協會辦理「建構水產品冷鏈與創新產銷效能」論壇,邀請產學界提出改善建議,以利相關單位執行冷鏈體系設置計畫。
長久以來,國產羊乳都是由經銷商二次加熱後宅配到家,讓學童在上學前飲用,然而,近10年來,羊乳市場呈逐年衰退之勢,讓羊乳業者不得不力求突破,開發新產品、新通路、新客群,穩住原本就不大的國產羊乳市場。
再兩周就是農曆過年,去年春節後,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因蔬果爆量、消費疲軟、連續休市等多重因素,整體蔬菜拍賣價跌三成。為避免重蹈覆轍,農糧署署長胡忠一今天在年終記者會上表示,已開始輔導農民轉作,並預計今年補助北農建置冷鏈系統,延長蔬果保鮮期,待24日北農董事會選出新的總經理和董事長後,雙方就會開始洽談。
行政院日前宣布2020年推動雞蛋全面洗選和逐顆噴印(禽場溯源碼和洗選日期),希望解決雞蛋產業的問題。上週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偕同農委會和食藥署展開和產官學界的溝通,由於雞蛋洗選後保存期限會降低,現行政策規劃缺乏冷鏈系統的設計,再加上目前市售洗選蛋比例僅三成,兩年內要達成全洗選目標,引發部分產業和學界質疑。
同時具備熱帶與亞熱帶氣候的臺灣,擁有富饒的自然環境,得以孕育出種類多樣的作物。根據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網站〈貿易統計表〉,2017年臺灣農產品出口總值約美金49億8千萬元,主要出口國家以鄰近的中國為最高,約占20.7%,日本、美國分別約占17.5%、11.4%。其中生鮮冷藏水果出口值約為美金1億元,同樣以中國為最大宗,其次為日本。臺灣農產品若想進一步突破距離限制,行銷到更多國家,完善的冷鏈不可或缺。
維持農產品品質是一場場速度戰,就從採收的瞬間開戰。採後處理技術及運輸作業是冷鏈前端的關鍵環節,小農藉由簡易的田間採後處理,就能讓農產品鮮度更持久,但完整的冷鏈建置,仍須資本投入,近年陸續有合作社、供應商體認冷鏈的重要性,臺灣農產運銷的面貌,正在逐漸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