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種原
若種苗帶有疾病,就可能遭到輸入國以非關稅障礙阻擾輸入,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擬以三年建置健康種質保存庫,為種苗業者保存健康品種親本種質,業者可定期提取健康組培苗回去繁殖,確保種原品質。
東晟水產公司成立於1995年,廠區設於嘉義縣義竹工業區內,主要產品為鱸魚、臺灣鯛及鱸魚相關生物科技產品,供貨來源可分為自有養殖場及合作體系供貨,供應商包括嘉義、臺南等地專業養殖合作社、協會及一般養殖戶。
地方品種具有高度遺傳歧異度,經過農民長期栽培汰選以及自然逆境淘汰後,對於地方風土產生較強的適應性,常成為育種工作的優良材料。韓國地方品種保存意識強烈,官方及民間推動種原保存工作已逾10年,在推動保種工作的同時,逐步形成雙方合作的模式,其中包含收集、栽培、調查、保存及推廣等範疇。
種原保存,是無法立見成效,卻能傳承後代、延續未來,打造諾亞方舟的重要工作。魏趨開與黃永光都在這項少人觸及的專業上,累積了35年以上的資歷。這天晴朗的午後,兩人相約在臺中霧峰的作物種原中心展開對談,他們雖分屬不同單位,卻長期相互支援,難怪一見面就顯得熟稔友好。對於種子,兩人又有什麼異同的看法呢?
辣椒(hot pepper, chili pepper)是有辣味的番椒(Capsicum spp.);番椒依據果實內類辣椒素(capsaicinoids)成分,區分為甜椒和辣椒兩大類。而辣椒的種植歷史久遠,依據裴利 (Perry, 2011) 記載,考古學家從番椒種原中心-南美洲的「厄瓜多」挖掘出土的化石,證實六千年前就有辣椒果實和種子。但不具有辣味的大果形甜椒(sweet pepper或稱bell pepper),僅始見於500年前的前哥倫布時期(1492~1504年),最初分布於墨西哥地區。
近年來,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育逐漸受到日本政府的重視,因此,由日本農林漁業部經費支持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NIAS)保存許多農業上的遺傳資源,包括作物、動物及昆蟲等
阿美族部落——太巴塱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市區旁,在阿美族語中稱為「Tafalong」,意指有很多白螃蟹的地方,因此部落常以螃蟹作為圖騰。為了使來太巴塱的旅客,都能認識部落的文化傳統,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集結了部落裡的耆老與青年,以阿美族祖屋為藍本,就地取材並使用傳統建築工法搭建了紅糯米生活館。作為部落的對外窗口,走進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除了能聽聽傳統歌謠、享用阿美族的野菜料理外,還能參加文化導覽、體驗農事及購買部落農特產與手工藝品等,是個兼具保存部落文化及對外展售功能的產地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