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的種子:搶救地方品種 看韓國民間力量如何推動參與式保種

牛步農場蒐集超過100個地方品種,近期將開設相關課程提供更多農民共同栽培。

內容提供/《國際農業科技新知》  文/農委會花改場助理研究員 蔡秉芸、農委會花改場秘書 宣大平、農委會花改場副研究員 孫正華、農委會花改場助理研究員 洪千惠

地方品種具有高度遺傳歧異度,經過農民長期栽培汰選以及自然逆境淘汰後,對於地方風土產生較強的適應性,常成為育種工作的優良材料。韓國地方品種保存意識強烈,官方及民間推動種原保存工作已逾10年,在推動保種工作的同時,逐步形成雙方合作的模式,其中包含收集、栽培、調查、保存及推廣等範疇。

SEEDream──以虔誠之心 致力保種工作

SEEDream保種組織及隱誾家2008年4月一群農民看見在地老品種不斷流失,為了守護手中的種子,自發性成立SEEDream保種組織,SEEDeam在韓文發音中意思為「與你分享種子」,組織的宗旨即是守護這些老種子,並且將它們發揚,組織成立後即開始進行收集、調查並且推廣,懷著虔敬的心與全韓國分享他們的老種子。

自2008年以來,SEEDream收集種子的範圍已經遍布江華島、濟州島、鬱陵島及槐山郡等22個區域,收集超過180種作物及6,300個品項,工作內容包含種子收集、區域試種與調查、種子分享及種原保存知識傳遞。

與許多組織不同的是SEEDream是由許多小型地方工作小組所組合而成,每個小組各自獨立運作,每年固定有一次聚會,共同討論種原保存中遇到的困境與經驗,分享種子的活動會由總部發布並登記,種子再由持有的小組直接送出,因此每個在地小組對於區域都較為熟識,有利於取得當地農民的信任,在種原收集的過程中溝通意願也相對提升,另外小組舉行區域的活動時彈性也很高,內部成員的凝聚力也更加強烈。

年度收集種原匯集成圖鑑,提供查詢,部分涉及持種人的個人資料則收集於SEEDream內部的資料庫中。

SEEDream也致力於農作以及保種課程,教導更多農友及一般民眾相關資訊,位於全州的「隱誾家」是SEEDream的保種農場,許多課程也在此進行,從一般的耕作入門到進階的保種採種課程都有,此外隱誾家的農法強調不倚賴機械栽培、自然農法、循環農業以及有機栽培,這裡一年繁殖超過400餘項種原,繁殖種原時特別注意避免田間雜交,主要以地理隔離為主要方法,同時部分作物進行農民選種,為了降低病蟲害問題,農場盡量避免連作,同時審慎考慮栽培的時節,然而人力及物力仍然是一大挑戰。

為了徹底執行種原保存工作,SEEDream每年會針對特定區域進行較大規模的種原收集,針對單一農村或者社區拜訪每一戶農家,並且進行深度的訪問,包含種子的來源、傳統的栽培方法以及利用方式,並且留下這些種子擁有者的連絡資訊,進一步根據當年度所擁有的經費,整理資料彙集成圖鑑,讓一般大眾都可以查閱這些珍貴的種原資料,而種原會安排適當的時間在各個地方工作小組進行試種與繁殖。

創辦人汴現丹女士有鑑於全球氣候變遷,因此特別針對這些種原對於不同氣候的適應性展開調查,並且在試種及調查後,選取優良的地方種原,另外交送國家遺傳資源中心進行保存;為了進一步推廣在地品種,SEEDream也在YouTube創立頻道,分享保種工作進行的狀況與團體活動,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保種運動。

針對目前的保種現狀,SEEDream也提出了5項目標:1. 強化地區據點:加強區域性調查及資源共享;2. 研究教育:教育農民如何收集、栽培並採種,同時讓農民具備參與式選種能力;3. 建立在地品種履歷制度:促進在地品種栽培;4. 強化國際交流:積極參加國際在地品種保存相關活動與研討會,加強保種資訊及經驗流通;5. 實現農民權:取得農民自行繁殖與共享種子的權力。

汴現丹女士與大家分享近年的保種狀況。

牛步農場──看見老品種的豐富樣貌

牛步農場是李根二先生與高陽稻種協會共同經營的農場,農場的目標是「與城市共同耕作土地」,希望在與首爾鄰近的京畿道耕種,能夠讓都市居民有機會瞭解韓國地方老品種豐富多樣的樣貌。

根據文獻考察,韓國原先擁有超過1,450餘種地方品種,但是日據時期日本大量栽培高產的改良品種,造成地方品種大量快速流失,所幸部分地方品種被研究單位所保留,然而有關這些種原的栽培以及利用資訊卻沒有被保留下來,因此牛步農場便自國家遺傳資源中心提取100餘個種原,展開復育以及調查工作,期望能夠在這些老品種中,再次找到各個地方的特色以及適用性。

牛步農場位於京畿道鄰近首爾,期望與城市共同耕作土地、發展老品種。

為了推廣在地老品種稻米,牛步農場會定期舉行稻種分享及銷售會,並且每年舉辦土種稻米研討會、展售會以及米酒品嘗會等活動,同時提供地方農民有關栽培地方品種的栽培技術諮詢,牛步農場也與SEEDream合作,協助SEEDream調查收集到的古老稻種,並透過SEEDream的平臺,舉行種子分享活動。

由於稻米為自交作物,農場內繁殖稻米並沒有特殊的隔離措施,為了避免機械混雜,所有的栽培及收穫皆為人工操作,因此需要整個稻種協會的人力共同協力進行。目前這些地方老品種的用途大多是城市返鄉的人自給自足使用,另外一部分則是期望擴大目前韓國稻米的多樣性,由於仍處於起步階段,因此尚未有相關的產品推出。

本文摘錄轉載自第86期《國際農業科技新知》,原文標題〈韓國強化農業韌性與生物多樣性之參與式保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