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外銷種苗顧好品質 種苗場預計三年建置種質保存庫

種苗改良繁殖場過去已針對草莓、柑橘、馬鈴薯等十幾個物種建立健康種原保存技術。(圖片提供/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臺灣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農產品貿易進一步自由化是挑戰、也是機會,國內有文心蘭、百香果等良好的作物品種,但若種苗帶有疾病,就可能遭到輸入國以非關稅障礙阻擾輸入,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擬以三年建置健康種質保存庫,為種苗業者保存健康品種親本種質,業者可定期提取健康組培苗回去繁殖,確保種原品質。

農產品國際貿易布局,農委會推動於輸入國取得品種權,提升我農產品競爭力;並開發作物鑑定檢測技術,避免國內品種作物在國外大量生產,回頭傾銷國內市場;優良種苗要出口,還需要長期維護種質健康,以避免輸出受到非關稅障礙阻擋。

種質指的是生物體親代傳遞給子代的遺傳物質,透過組織培養、嫁接等營養繁殖的種苗,可能隨著不斷繁殖受到病毒感染,因此即使有優異的種原,還需要維護親代種質健康,才有健康的種苗。

種苗場擬建立健康種質保存庫,以阻隔環境為種苗業者保存優異的種原。種苗場場長張定霖表示,種質保存庫、種質銀行的概念與種原庫不同,種原庫在保存遺傳資源,種質銀行則是針對外銷導向的經濟種原、經濟種質做保存;未來業者可能付費3千至5千元,就可每年從銀行提取健康組織培養苗回去做種原。

種質保存不必業者自己建立種質庫,種苗場有完整隔離溫網室設備、組織培養室及認驗證制度,最有能力幫業者做這件事,張定霖說,種苗場過去已針對草莓、柑橘、馬鈴薯等十幾個物種建立健康種原保存技術,只是還沒有種質銀行的概念;種苗場推動種質保存庫,需要建立標準化流程,取得實驗室品質管理iso 17025等具公信的認證,預計3年內可完成,但也還需要業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