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不再亂種樹及錯誤修剪 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試營運提供種樹心法

公園、校園、行道樹等公共場域景觀樹木,一直以來多由公共工程外包種植及維護,樹木因不當修剪、栽培而夭折,甚或種植到水土不服的外來樹種,衍伸相關環境問題等,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組成「全國種樹諮詢中心」試營運,未來將提供試栽原生樹種及栽培管理建議,率先提供公家機關諮詢,未來將逐步擴及地方政府及民間單位。

新聞
政院通過溫管法修正草案更名氣候變遷因應法 碳費最快2024年開徵

行政院會今(21)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因應全球氣候調適策略的改變,大幅度翻修,法案將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全部條文由34條增加為62條,強調溫室氣體減量與氣候變遷調適並重,以達成「加速減碳減緩氣候變遷」及「適應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並建構韌性體系」的目的。

林木
封面故事
拚淨零 林務局發揮森林碳匯最大效益 新植造林、森林經營、國產材多管齊下

臺灣森林面積約219.7萬公頃、覆蓋率達61%,每年吸存約2,140萬公噸二氧化碳,若與整體農業部門每年約500萬公噸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相抵,農業部門已達淨零碳排。但為繼續強化森林對增匯的貢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仍就森林碳匯以外之農業部門排放,宣告將以2040年淨零碳排為目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以下簡稱林務局)進一步提出增加森林面積、加強森林經營管理、提高國產材利用三大策略及政策,要在提升森林碳匯功能、減緩氣候變遷衝擊的同時,兼顧其他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產業經濟。

稻米
封面故事
農糧產業的淨零攻略 聚焦土壤管理、推展負碳農法、研發生物性資源

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間炙手可熱的趨勢,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臺灣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臺灣整體約2.22%,相當於500.6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雖然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遠不及石化工業,但我們也希望能為生態環境的永續,善盡一份心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表示,如何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達成農委會2040淨零目標,是農糧署接下來的核心要務。

山景
封面故事
農業淨零2040達標有影無 淨零排放辦公室的超級任務

農業近幾年遭受氣候變遷影響甚鉅,更顯農業淨零、紓緩氣候暖化與變遷的重要,事實上,農業是各部門中擁有「極佳淨零體質」的潛力新星。淨零排放辦公室的任務,就是透過部門內協調及跨部門溝通,逐一統合資源並實現目標,讓農業的淨零天賦替自己,也替整個環境貢獻力量。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正面迎戰氣候變遷 邁向農業淨零排放

極端氣候為全球永續發展帶來巨大挑戰,已是世界各國必須共同面對的難題,在聯合國提出專案報告(AR6)示警後,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示將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列為國家重大政策目標,更有不少國家已完成立法,提出具體期程和路徑圖,希望達到2050淨零排放。

豐年7204 農業淨零 碳金時代來臨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4月號 農業淨零 碳金時代來臨

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蔡英文總統宣示「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國家目標,在極端氣候變成「新常態」之前,製造、運輸、住宅,以及農業部門,都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21年9月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在綠能、減少碳排之路上,率先邁出重要的第一步,更在今年(2022)2月的「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會」與各界團體及專家學者共同擬定「減量」、「增匯」、「循環」及「綠趨勢」等四大主軸,為本身就具有「減碳體質」的農業鋪出明確的淨零大道。國人未來是否能順應國際趨勢,迎接農業碳金時代的商機,且看此刻產官學研與全國人民的意念與努力。

新聞
2050淨零排放路徑公布 農業部門碳匯貢獻抵減助達淨零目標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30)日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在用電每年成長2%正負0.5個百分點的情境下,2050年達到淨零的目標,淨零轉型主要計畫至2030年預算將投入近9千億元,同時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農業部門在碳匯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12項關鍵戰略中的自然碳匯一項,將由農業委員會與海洋委員會合作執行,後續相關政策會再公布。

新聞
農業淨零排放目標超車2050年 陳吉仲:農業部門要提前10年達標

農委會今(9)日召開「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策略大會」,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推動淨零排放,臺灣也要做,而且要加緊加快,相關修法希望獲得立法院的支持。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指出,農業受氣候變遷影響重大因此農委會搶先推動淨零,農業部門的淨零目標,是要比世界各國2050年的目標提早10年實現。

新聞
淨零排放與農業調適雙軌並進 水稻收入保險明年開辦 減產20%即理賠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應邀發表「臺灣農業部門的氣候變遷調適策略與淨零途徑」專題演講,他致詞指出,2040年全球升溫攝氏1.5度已是必然,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與淨零排放要同時做,調適是有成本的,因此要從有助淨零排放的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