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7312立體書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12月號 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作物的重要性被世界看見。在臺灣談小米,就不能不談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農耕文化。本期探索小米在臺灣的故事,也看見原民傳統作物的潛能與生命力。(按:封面為禮納里部落,魯凱族耆老李蓮珠與油芒田的日常即景。)

日本茨城縣笠間市及鄰近市町連續5年採購臺灣香蕉作為學童營養午餐食材,今年擴大為18處市町,採購量較去年倍增、達6.2萬根。(攝影/吳尚鴻)
新聞
臺灣蕉供日本茨城學校午餐倍增達6.2萬根 農糧署:群馬、岐阜也有興趣

農業部農糧署自108年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定「強化飲食及文化交流發展合作備忘錄」,今年總計18處市町採購臺灣香蕉,採購量較去年倍增、達6.2萬根。農糧署長胡忠一今(23)日表示,茨城縣各市町明年欲採購臺灣鳳梨作為學校午餐食材,臺灣與茨城縣成功的城市外交,也讓鄰近的群馬、岐阜等縣有意願採購臺灣香蕉。

新聞
雙北營養午餐飄香 東部產地美味產銷履歷金針入菜

台灣金針協會為推廣金針產業發展,透過農業部農糧署推動輔導計畫補助,昨(21)日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辦理產銷履歷金針行銷暨合作發表會,「雙北營養午餐再升級,產銷履歷金針入菜好安心」,包括金針特色料理發表與試吃體驗、金針產業推動成果展示,藉此認識到更多關於金針產品與不同的烹飪方式。

新聞
光有好米還不夠! 農糧署研擬科學化米飯烹煮SOP 讓學童把飯吃光光

國產米新鮮、品質好,但若學校貯藏方式不當或烹煮技巧不佳,煮成米飯反而無法呈現完美口感,學生不愛吃。農糧署委託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陳時欣調查研究,建立團膳食米儲存及烹調供膳標準化流程,讓學校午餐米飯煮起來Q彈富香氣,品質穩定一致,學童自然願意把飯吃光光。

新聞
學校午餐蔬果抽驗合格率97% 不合格45件已溯源產地生產者列管

為了確保學校午餐食材安全品質,農委會農糧署自111年起針對學校午餐蔬果食材抽驗、監測農藥殘留,並加強自蔬果生產者田間查驗,每年總計抽驗約3,000件;今年自2月開學起至4月底已抽驗1,479件,合格率97%,不合格者為45件,均已溯源到產地生產者進行列管,由地方政府依《農藥管理法》查處,並加強安全用藥教育與監測。

新聞
拉近城鄉差距 偏鄉學校午餐國產食材覆蓋率達94% 餐點溫熱到校還有洗碗機省人力

農委會配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截至今年10月底,全臺3,600多所國中小學校午餐食材使用三章一Q覆蓋率已達95.71%,偏鄉學校也有94.16%。偏鄉學校中央廚房不僅有配備GPS、溫感器的運餐車,讓餐點溫熱送到校,還有洗碗機等新式設備,避免雇不到人洗碗的窘境。

新聞
臺北市國高中下周演練遠距教學 農糧署啟動學校午餐食材調節

因應國內疫情升溫,避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快速擴散,臺北市政府今(22)日宣布臺北市公私立國中、高中職25日起至29日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學校實體課程暫停衝擊學校午餐食材供應,農糧署表示,將啟動學校午餐調節措施,透過批發市場優先拍賣、加強通路促銷等,保障農友收益,農民有午餐食材調節需求可洽農糧署各區分署。

新聞
學校午餐國產食材獎勵5月再加碼 落實食農教育 每月至少吃一次水產品

《食農教育法》19日正式三讀通過,為了提升學校午餐品質,增進學童飲食健康,行政院今(21)日拍板,自5月起,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三章一Q)食材獎勵金,從現行每人每餐6元提高到10元,偏鄉地區學校也從10元提高到14元,要讓學童每個月至少可吃到一次水產品;並且不只學童,也將學校老師午餐納入獎勵。

新聞
學校午餐擋不住物價高漲 三章一Q獎勵金擬建浮動調整機制

農委會今(15)日與餐盒食品同業公會等業者共同商討,獲得高度共識,考量學校午餐所採用國產可溯源(三章一Q)食材的生產成本增加,未來三章一Q食材獎勵金將採浮動調整機制,物價漲時提高、物價跌時調降,最快下周可確認呈報行政院。至於實施時間,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說,「下學期比較有機會」。

新聞
家長憂福島食品進校園 陳吉仲說免擔心:學校午餐食材9成3成國產

日本福島等5縣食品最快2月下旬即可進口至臺灣,家長們擔心這些食品流入校園,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9)日表示,全國3千多所學校營養午餐食材9成3是使用3章1Q在地食材,全國學童及家長們不用擔心,同時呼籲消費者儘量採購國產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