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
封面故事
雞糞躍轉聚寶盆!發電吸金又滋養地力 農科企業艾貝科的綠金願景

香甜的玉子燒、珍珠奶茶及醬燒烤鴨,生活中處處可見引人垂涎的畜牧產品,但生產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動物排泄物,卻被視為惡臭與髒亂的源頭。「連結土地、環境友善,不只是一個口號與學術研究項目,更需要實際行動的場域。」擔任逢甲大學綠能科技暨生技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秘書的賴奇厚教授,深耕畜糞沼氣發電研究,偕同校內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汪浩教授、會計學系張森河教授等跨領域專家,齊心將學術轉化為實務,並於2020年邀請百大青農劉震鋐擔任董事長,成立逢甲大學衍生企業「艾貝科農業科技公司」(簡稱艾貝科)。不僅有效解決畜糞處置問題、創造綠電收入,還將剩餘產物製成農田肥料,供給作物生長、成為畜牧動物的餵養飼料,為小農開創了循環經濟的綠能商機。

工研院中分院「沼氣發電推動辦公室」李志杰博士與隆盛牧場老闆林睿毅
封面故事
把黃金變綠金!綠色畜牧實現多贏目標 隆盛畜牧場的斜槓轉型記

說到養豬場,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現代化的臺灣養豬業不但能提供健康美味的豬肉,還能創造綠金發電,甚至有跨足碳交易市場的多元潛能。橫跨廢棄物處理、再生能源、有機農業三方領域,豬農已撕下製造汙染的標籤,蛻變為照顧環境的新興要角。

小豬
封面故事
百億養豬基金助攻 八大方向調整體質 助產業脫胎換骨

2018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臺灣嚴陣以待,成功將此無藥可醫、無疫苗可預防的疫病阻絕於境外。2020年6月,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大會正式認可臺灣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接著隔年1月1日起,臺灣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在臺灣養豬產業因脫離口蹄疫疫區而振奮時,對於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開放進口可能造成的衝擊,莫不感到憂心。為此,行政院農委會備妥128.3億元經費,推動為期四年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以保障豬農收益等八大方向,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harvest7112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1年12月號 臺灣豬再出發-產業升級.接軌國際

究竟臺灣豬的競爭力目前來到哪個階段?產官學界如何協助產業重塑更強健的體質?盤點農委會百億基金計畫並深入全臺產業現場,由內而外的轉型工程正在各個角落發生,令人期待臺灣豬的破繭重生,不止於口蹄疫拔針後的狂喜,更將繼續穩健地實現接軌國際級水準的永續願景。

新聞
養豬場不臭竟還飄水果香 東海豐示範畜殖新農業

「真的沒有味道!」台糖著手改造超過一甲子的東海豐畜殖場,不僅聞不到豬味,園區後方處理糞尿的發酵過程要添加水果,空氣中還飄著鳳梨香。台糖是國內養豬大戶,2016年投入6.8億元,將東海豐畜殖場,重新打造成為全國首座循環經濟模式畜牧場-東海豐農業循環園區,也是全球第一座獲得「BSI循環經濟」認證的養豬場,預計9月可對外開放參觀。

封面故事
綠色養豬業,實踐循環經濟 集美牧場,把豬糞尿化成能源和有機肥

位於雲林縣麥寮鄉的集美牧場,在兩年前開始投入畜牧場的糞尿再利用,從飼養豬隻、排泄物醱酵、提供肥分給農民,通通靠著自己一條龍完成,對於畜牧場綠化經驗,絕不藏私。

封面故事
沼氣發電,翻轉30年養豬場 新合興牧場,新厭氧技術倍增產氣量

祥圃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新合興牧場借助學界最新研發的「HyMeTek二階段高效厭氧醱酵技術」,成功運用於養豬場沼氣發電工程,大幅提升產氣量。

封面故事
糞尿.沼氣.綠金三部曲:自用出售工程大不同,沼氣發電Q&A

《水污染防治法》嚴格開鍘,廢水問題成了養豬戶難以逭逃的責任與經營壓力。目前臺灣有95%養豬場建置三段式廢水處理設備,若各步驟有確實發揮機能,一來有助事業廢水達放流水標準,二則厭氧醱酵階段所蘊積的沼氣可再利用或轉換成電力躉售。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沼氣發電】豬糞尿氣味轉化電熱能 全密閉厭氧效能解析

對於再生能源業者而言,較不願意投資小規模養豬場發展沼氣發電,導致小規模養豬場即使自行設置沼氣發電設備,大多為自用,而無法售電。儘管臺灣較大規模養豬場不到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設定2019 年沼氣發電豬隻達200 萬頭,2020年將達250萬頭,2017年12月底,臺灣已有43場養豬場投入沼氣發電,飼養頭數約37萬頭。小規模養豬場雖然易發展沼氣發電,但仍有業者整合區域資源,將豬糞尿轉化為可利用資源。

豐年雜誌
節能翻轉汙名,低環保產業微革命—養殖不抽地下水,畜牧廢水零排放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各項用水統計資料庫,2003~2013平均每年約127.7億公噸的農業用水中,養殖用水與畜牧用水分別約14.14億公噸(11.1%)、0.94億公噸(0.74%),雖然占比不高,但在水資源日漸稀缺的今日,養殖業與畜牧業該如何節水,也是亟需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