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翻轉汙名,低環保產業微革命—養殖不抽地下水,畜牧廢水零排放

文/林書帆 圖片提供/三源牧場

依據經濟部水利署各項用水統計資料庫,20032013平均每年約127.7億公噸的農業用水中,養殖用水與畜牧用水分別約14.14億公噸(11.1%)、0.94億公噸(0.74%),雖然占比不高,但在水資源日漸稀缺的今日,養殖業與畜牧業該如何節水,也是亟需思考的課題。

模仿自然養殖,兼顧食品安全與節能

養殖業在過往似乎總是背負著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汙名,雲林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卻在2017年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2018年3月剛卸任的前總幹事王坤禾,對於養殖業的永續發展十分有心得,但中年轉業的他,其實也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摸索。

「剛回來時也是按照老一輩的養殖方式,該用藥就用藥,但後來慢慢發現用藥效益一直在遞減,因為它已經產生抗藥性了。」再加上2003年發生外銷歐洲聯盟的臺灣鯛檢驗出藥物殘留的新聞,促使王坤禾對以往做法產生反思,進而開始研究對消費者與環境都更友善的養殖方式。

首先改採混養,池中同時飼養文蛤等貝類及魚蝦。「因為文蛤池較淺,陽光會照射到池底,所以容易長絲藻,絲藻生長過於旺盛會導致文蛤缺氧,所以我們就養虱目魚和金錢魚來吃藻類。」王坤禾進一步說明,除了放養白蝦、草蝦外,野生五鬚蝦也會自然出現在養殖池中,「因為牠們會搶食餌料、攻擊蝦苗,所以有些業者放養蝦子前會先把牠們毒殺。但我們發現牠會吃寄生在魚身上的魚蝨,有五鬚蝦的池塘就不會有魚蝨,魚自然能維持健康。」

藉由營造近似自然界的共生關係,王坤禾終於達成完全不用藥的目標,產量雖不如單一物種密集飼養高,但在重視食品安全的趨勢下,不乏願意付出較高價格的消費者,目前收益讓他能維持低密度飼養的形態,這也是能夠減低疾病發生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低密度飼養也能減少水車打水的數量與時間,達到節能的效果。「雖然還是需要水車做為天氣惡劣時的輔助,但平時可能4臺可以關掉3臺。因為我並不會把藻類全部除掉,所以白天它在行光合作用時能增加水中溶氧量,搭配定時裝置,等到夜間再開啟較多水車即可。」

海水統籌供應系統,讓產業全面升級

王坤禾認為,養殖業永續發展的關鍵,在於朝向海水養殖發展。他所在的雲林縣下崙養殖漁業生產區也不須抽取地下水,因為此地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補助興建的「海水統籌供應系統」,2010年開始在下崙養殖漁業生產區試營運,地層下陷嚴重的宜蘭縣大塭養殖漁業生產區、屏東縣北勢寮養殖漁業生產區,也已開始使用這套系統。

王坤禾說,還沒有海水統籌供應系統之前,當地是抽地下水、排水路的海水來養半淡鹹水魚蝦,「因為雨季時大排也抽不到海水,所以沒辦法養高級海水魚。有了海水統籌供應系統,就可以養石斑、龍膽石斑這些高經濟價值魚種,讓我們這邊的產業發展有更多選擇。而以廣鹽性魚類來說,同一種魚用海水養與用淡水養,味道、營養和價值都不同,淡水養殖生長速度較快,但肉就沒那麼好吃。」

海水統籌供應系統也促進了當地貝類種苗產業興盛。「因為貝類種苗,特別是二枚貝的種苗養殖,也一定要用純海水。」此外,海水養殖能在冬季能維持較高水溫,不致受寒害影響;導致虱目魚有臭土味的魚腥藻,也無法在海水中生存,這些都是海水養殖的優點。「當然最主要的好處,在於這樣就不會消耗珍貴的淡水水資源,產業也才能永續發展。」王坤禾說。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