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巡田水,i-Water讓掌水工更輕鬆

文/林君翰 攝影/謝佩穎

面對極端氣候的影響,如何有效控制、利用水資源將是一門重要的課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處在2017年正式提出《農業尚愛水(i-Water),智慧管理田水》計畫,在農田灌溉上導入科學化數據,讓水資源從上游到下游,都可以合理且公平分配。

關於i-Water計畫的前期規劃,主要希望藉由埋設在河川源頭、各個水閘門以及田地的感測器,量測源頭配水到末端田地作物最低的實際需水量,取得量測分析數據,並建立農田水利數據雲端平臺、研發強化灌溉用水「蓄水於農」功能之評估技術、提升農田水利會灌溉用水資料管理效能、符合區位特性之智慧灌溉管理方法,以及推動灌溉用水智慧管理示範區等工作,期望能有效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抵抗旱災等相關能力。

掌水工高齡化困境,雲端數據節省時間及人力成本

臺灣各地農田水利會的灌溉排水渠道約7萬公里,包含各種大小的水閘門,以臺灣嘉南農田水利會為例,其轄管的水閘門近3、4千座,但無法將每個水閘門都設置自動化,因此目前是透過掌水工進行大範圍現地巡視,並根據長年累月的經驗及灌溉計畫,視情況掌控水閘門、調配水量,使得配水操作仍須花費大量交通時間與人力。

一般傳統掌水工必須調控其轄管的水閘門,農田水利處灌溉管理科技正鄭友誠舉例,假設1位掌水工掌管150公頃農田,其轄管的水閘門將近100座,每座都以人力開關,才能執行配水。

若經費允許之下,可以在幾座大型水閘門設置自動化系統,其餘水閘門以智慧化管理系統分析,在不同水量之下須調配哪些水閘門,實際上只要操作20座水閘門,即可完成配水工作,相對地節省時間及人力,且透過這樣的模式,其轄管範圍或許還可因此增加。

除了時間及人力成本外,掌水工目前也面臨高齡化的問題。鄭友誠表示,現在掌水工年紀多半7、80歲,若不趁這時候分析相關數據,那麼未來新進掌水工面對不同情況須配置多少水量、水閘門應開度多少等問題,則無以往經驗可以參考,因此建立大數據平臺更是當務之急。

i-Water計畫的發展方向,即是藉著現地監測設備,收集、整合田間監測資訊至智慧管理決策平臺,向工作站推播灌溉配水的需求資訊,並展示於「灌溉用水管理資訊」App,讓掌水工可以透過App,即時接受配水指令,無須完全憑藉經驗,即可知道水閘門須開度多少,正確掌握田區現況,有效掌握啟動防災洩洪的時機。

最後,掌水工可能因此完全被自動化水閘門取代嗎?鄭友誠表示,掌水工制度仍有維持的必要性,掌水工除了配水外,在田間協調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枯水期間,上下游工作站之間容易發生搶水糾紛,即便水閘門改成自動化,一旦沒水可用,可能會私自打開水閘門截水,造成下游無水可用,因此還是要透過轄區的掌水工來協調。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