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街道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在西岸蜜月旅行(上)

踏上美洲大陸的秋天,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三明治。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午夜哥本哈根(下)

「紅色藍色,你選哪一個?」H打開手掌,裡頭什麼也沒有。R雙頰泛紅等我回答,橘紅色唇蜜沾在手上的威士忌杯緣,她的笑容,和酒杯裡的糖漬櫻桃一樣甜。在R加入我和H在哥本哈根市中心酒吧衝浪(bar-surfing)的最後一站之前,我們早習慣以哲學性的對話,當作佐酒文詞,或者大談臺灣的好話壞話,乘著酒氣,解解知青們的理想抱負。

哥本哈根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午夜哥本哈根(上)

我的哥本哈根,有三種聲音。一是教堂整點的鐘聲,二是救護車鳴笛聲(拜疫情所賜),最後是大樓中庭的玻璃撞擊聲。紅白酒、啤酒、利口酒,清脆聲響迴盪,聽久了倒也令人著迷。每天從五樓公寓的窗臺往下望,常見到提著大包小包的鄰居,將酒瓶一個個塞入比人高的玻璃回收桶。後來有人告訴我,天氣好的季節,常有從其他歐陸國家特地來撿酒瓶換錢的移工,整個夏天換下來的酒瓶錢,有時便足夠他們回家鄉過冬。

捷運線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敦南晨之美

忠孝敦化路口下車,這路程不知走過幾回,卻從來沒認真留意,路上種著什麼樹。於是,決定在十字路口繞圈,轉了三次紅綠燈,登上安全島瞧瞧。參天羽翼般的嫩綠樹冠,美麗的縱向深溝,我伸手撫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顆樹究竟如何擁有這般滄桑,彷彿安詳智者靜靜發揮力量,看顧著這時而太平、時而焦躁的臺北。站在綠色隧道尾端的仁愛圓環,我深吸一口氣,頓時覺得這城市真美。

葡萄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蔬果乾物語

出國前一週行李打包完後,接下來就要傷腦筋了,究竟該帶什麼零食上飛機?請原諒有選擇障礙的人。首先,這點心得輕巧,還要營養滿分,沒有添加物和有的沒的的成分,如果能找到無糖的那就更完美了,長途飛機上我可不想費心思去衛生間刷牙。蔬果乾,很自然地出現在腦海中,打開網路搜尋,這三個字有一千多萬個結果,可是,當我認真檢視,能符合標準的零食少之又少。有趣的是,倒是發現許多販售泡麵內裝脫水蔬菜的商家,脫水高麗菜、脫水胡蘿蔔和脫水玉米,當作寵物倉鼠兔子的美味大餐,這居然才是銷售主力─也是,誰會沒事買一整包乾燥蔬菜回家當晚餐呢?

鬱金香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紐約的花,廚房的草

若無法擁有一片草原,那麼我選擇手捧一撮泥土。抱持這樣的想法,我跳進了湖水般冷冽的北美之春,搭乘轟隆隆的地鐵線,風塵僕僕抵達曼哈頓市中心。「14街聯合廣場到了,14街聯合廣場到了」,廣播夾起閘門,兇猛催促乘客下車,我被擠出人潮間隙,隨著城市的心跳,一起浮上地表。

沙拉與玉米筍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玉米筍的逆襲

讓我們歡迎最佳配角獎,得獎的是……看到玉米筍時,我有這種感覺:它拿食材界奧斯卡最佳配角,肯定當之無愧。

城市景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冷暖滋味

曾經,我和一個女生朋友,約會都在涼麵店。也沒有誰特別愛吃涼麵的嗜好,而是一種默契——這餐不想花太多。我們碰面一年一次,大多在生活處於某種程度上的匱乏與不穩定,沒有固定收入、生病離職或準備長途旅行,荷包始終扁扁。太了解所以不戳破,成為另類儀式感,有錢沒錢,熱呼呼依舊歡迎你,涼麵店專屬溫柔。

點心櫃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甜美的冬日散步

天一亮,我早已做好準備。防風衣、手套、帽子、手機、空的舊帆布袋。算一算,來回大概45分鐘,4.5公里,剛好出汗的距離,最適合現在。疫情肆虐、萬物枯槁,一個外出的決定都需要斤斤計較。

哥本哈根的家
飲食
【植物系.食旅日誌】雨、熱湯與北國異境

水氣蒸騰, 時間靜止成顆粒,滴滴答答,依附在公寓偌大的窗前。落腳異地,湯往往是我最初的慰藉,解除時差的良方,胃的思鄉緩解。身軀爽利地舒展,像湯裡的葉菜飄飄蕩蕩,人又重新快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