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
有機栽培的神隊友——附掛式旱田除草機

為了解決農村型小農雜草防除的需求,以及勞動力不足的現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蓮農改場)研發適用於平畦栽培的附掛式旱田除草機,取代傳統以中耕機防除雜草,除了提高作業效率、節省農事成本,也提高了作物品質及產量,增加農民收益,更促進了有機農業的發展。

新聞
創造綠能下的綠金生產,2018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表「農電共生」成果展示

2018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9月27日至29日盛大展出,永續發展館為三大主題之一,繼臺灣修法推動非核家園後,發展綠色能源已成為國內能源政策的軸心,預計在2025年綠能裝置容量須達20GW,估計其中約17GW需要來自地面太陽能設施,換算總共需要約25,000公頃的土地。

新聞
品種、品質與品牌齊下工夫,小農精品水果直攻百貨擄獲VIP芳心

從事貿易業的百貨VIP會員吳曲貞說,自己愛吃水果,嘉義老家也種水果,對水果品質相當在意。她現場試吃了「橙寶」木瓜和「香水」芒果,覺得都很好吃,最後買了2盒「香水」芒果,因為「果肉QQ的,而且保有芒果的酸味與香氣」。

新聞
「青油菜」臺南4號幼擱青,耐熱、耐濕又耐病蟲害

民生必需的葉菜類夏季受高溫影響,產量易大起大落,以國人喜食的青江菜為例,夏季有機栽培產量幾乎是冬季的一半。行政院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謝明憲經10年試驗,成功研發出「青江菜」和「油菜」混血兒「臺南四號」,收成比青江菜快10天,耐熱耐淹又耐病蟲害,適合夏季有機栽培,已技轉給種苗業者,國人最快下個月底就能吃到「青油菜」的全新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