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敵昆蟲
專剋葉蟎! 苗栗農改場公開天敵益蟲「長毛小新綏蟎」量產技術 150餘種作物適用
葉蟎類害蟲可危害草莓、洋香瓜、番茄等150餘種作物,影響作物產量和品質甚鉅,但因葉蟎類害蟲世代短、繁殖迅速,頻繁施藥容易導致抗藥性,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開發天敵生物防治技術,找到專剋葉蟎的「長毛小新綏蟎」,建立量產、收集、冷儲及釋放技術,有助技術承接業者計畫性生產,減少農民農藥使用。
林存農本06》打造綠籬守田增產 進駐天敵防治害蟲 招蜂蝶授粉瓜瓞也綿綿
對有機栽培來說,除了不使用化學藥劑,更試圖增加田間多樣化的生物種類,各種生物建立起的食物鏈關係愈完整,愈能彼此制衡,藉此維持各族群數量平衡。綠籬是用草木密植的圍牆,有美觀、阻隔等功能,田區適度種植樹木作為綠籬,可促進田間生物多樣化,讓農田生態系平衡,甚至有助抑制作物害蟲。
殺蟲保收成? 這些蟲留著對作物比較好
農民種植農作物怕害蟲,常常恨不得除「惡」務盡,只要是蟲、看到就殺。但菸盲椿象會捕食粉蝨、潛葉蛾等害蟲;黃斑粗喙椿象捕食紋白蝶、斜紋夜盜蛾的幼蟲;瓢蟲則能捕食蚜蟲、粉介殼蟲,都是農民作物栽培的好隊友。
友善生態的生物農藥 從單一用藥,跨入有害生物綜合防治
生物農藥的未來發展趨勢,是在「有害生物綜合防治」(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框架下,生物農藥可與化學農藥相容,並儘速開發殺蟲性生物農藥與其製劑配方。
以蟲剋蟲,米蟲卵變生物防治資材
苗栗區農業改良場飼育技術新突破,運用「穀倉米蟲(粉斑螟蛾)卵」作為食餌,來飼養本土小型捕食性天敵,將令人討厭的米蟲升級成生物防治技術之要角,取代外米綴蛾卵變身成為天敵昆蟲的飼餌。試驗也發現,「穀倉米蟲(粉斑螟蛾)卵」可作為草蛉及小黑花椿象的食物,並且能應用在蚜蟲、薊馬、粉蝨等農業害蟲上,有效降低農藥使用,成功提升消費食安保障。